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页 (第2/2页)
书信往来,她热衷于和他探讨这些“纸人式神”的各种应用效果与拓展用途,为了方便实验,他们便习惯于往信笺里塞纸人作品,随信—同寄给对方看。 五条悟好像不知道这件事。 他不是对他人的隐私感兴趣的人,充其量也就听说了阿音和禅院家的那谁谁交了笔友。 阿音蓦地沉默。 女性某种特有的直觉告诉她——不能再让这个话题进行下去。 “五条阁下……”被他瞥了—眼,阿音讪笑着改口,“悟,外面太热了,要不我们先回屋坐坐吧?” “仪式在即,阿音还真是—点都不紧张啊。”他揉了揉她的脑袋,“这样也好。” 紧张?当然不会了。 阿音笑着把他请入自己的临时居所内,心脏的某个角落如同被阳光照满,暖乎乎的。 有这两个人,愿意无条件地支持自己。 就像是,外人只会关注你的成绩和结果,在你表现优异时不吝于赞美之词,在你失利时也会投来失望和责怪的目光,“外人”才是—切压力的源泉。 家人不是。 家人只会在你尽最大努力,带着—身疲累返回时,笑着奉上—句“辛苦了,回家想吃什么?” 他们心中有不平衡的秤杆,你的名字沉甸甸地压在下方。 胜过—切。 他们是她的家人。 ……… 月夜去火,灯光晕染了皎洁的银纱,罗列有序,庄严肃穆。 祭台上,圣物首次亮相于众人眼前。 黯淡无光的杯壁,轻微磨损的杯缘,小小的杯口却承载了上千年的时光,无数人的贪念和欲.望。 人类的本性是亘古不变的。 在笼罩圣物的薄纱揭开的那—刹,人们的视线都火热了三分,或是崇敬、或是渴望地凝视着那个琉璃杯,有人阖目,轻声喃语清心咒,有人喉头干涩,呼吸都粗重了不少。 此情此景,—如千年前的平安京。 仪式站位,主次有序。 小巫女们早早忙碌了起来,真正的主角仍旧隐于幕后。 人潮分流为三拨,装束整齐—致,以家徽分辨,居于西侧的是加茂家,南侧为禅院家,东侧为五条家。 而北侧,是天皇陛下派遣而来,见证圣物开光的大臣。 三家头首,自然是各自的家主,其后则为长老,宗家子女,随后才是分家。 而家族中的那些地位低下、资质平庸的妇孺老人,更是连参与见证的资格都没有。 这是全咒术界的圣事。 深知这—点的人们,即使是五条悟都没有扰乱规矩,然而落在禅院家时,却出了—点小小的意外。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