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7页 (第1/2页)
宝玉痴呆:“我没有……宋有易安居士,东晋有谢道韫,汉又有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之语,古往今来的才女不知凡几,若都叫这礼教拘束着,何来她们的名气?” 林涣哦了一声:“你提及的这三个人都是嫁了人的女子,易安有绝句不假,世人难道不去置喙她的婚姻么?多少人对她的婚姻指指点点、口出恶语?卓文君不也是如此?她有惊世之才,世人却多苛刻,对其夜奔司马相如之事颇为不耻,连她父亲卓王孙都看不起她,再有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难道不惊艳?她之一生所值记载的又何止这一句?怎么偏偏文人先着墨于她嫁于了王凝之?将她与二王牵扯?②” 林涣还真不想评判贾宝玉的思想到底先不先进,贾宝玉是这个时代里难得清醒的人没错。 可他的这份清醒在世人里多的是人看不起。 他大可以自己保持清醒,却没必要把林meimei她们拖进深渊里。 说难听些,这世间能像他这般清醒的有几个?多的是庸俗之人罢了。 清醒之人难寻,更何况要一连寻出来四五个。 难不成以后三春和林meimei不嫁人了?一辈子老在贾府?贾母可能同意吗?这些庸俗沉醉的世人不会去置喙吗? 还未嫁人的女子盛名在外,即便是才名,人家也会暗里脑补些香艳之事,这是防不住的悠悠众口。 林涣一想到家里那些jiejiemeimei分明冰清玉洁,个个才高八斗,却因着贾宝玉的炫耀与清醒,被外人暗中窥伺,肆意谈笑,就浑身难受。 从前他只当贾宝玉是七岁孩童,不懂事不明理是正常的,有人教有人点醒他也好,跟头跌多了,自然就知道疼,可今儿才发现,他是扭转不了贾宝玉的看法的。 即便贾宝玉这样的思想放在未来是完全正确的,他完全可以把这份思想贯彻在自己的人生里,然后去想办法打破世人的成见,去反抗去斗争。 可是他没有。 他自己知道不可能成功,所以不去争不去抢,用小孩子一般的行为选择逃避,逃避的时候还要拉着别人一块儿,告诉别人,我是清醒的。 他是清醒了,哪里会管被他拉着的人呢? 林涣想,这大概就是因为贾宝玉生来就是众星捧月,所有人眼中的宝玉,贾母宠着,王夫人惯着,奴仆们捧着,他就觉得自己是最正确的,他有权力不管不顾,因为别人都不会质疑他,不会对他恶语相向。 林涣懒得理贾宝玉了。 【白菜豆腐脑:啊,欢宝气得脸都红了。】 【无语:害,其实欢宝受咱们的熏陶,和贾宝玉的思想也差不多吧,他真不觉得这封建礼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