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页  (第1/2页)
    另外三个是跟着张大年去跑过市场的,虽然竹笙很希望他们能独当一面了……但还是不行,得再带一带。    技术部现在还是个空壳子,一个人都没有。    行政也缺,总不能啥都让牛莉和她来干,忙不过来。    如果不少村民同意,那么重新规划后又还要一堆事儿,得找技术好的来教其他人种地,也得想办法修水利工程了,销售那边的对接也不能停,马上过年估计又能有个销售高峰……    千头万绪,说来说去还是——缺人!    牛莉他们几个把竹笙写的招聘告示多抄写了几份,疑惑地问道,“社长,咱们能招到人吗?”    竹笙看见了,默默地把买打印机等办公用品也加上日程表。要是网购,那还得先让快递驿站进驻竹溪村……    打住打住,先别想那么远!    她瞅了瞅日历,肯定地点点头,“能。明天开始有人来签合同,你就和他们也说一声这个招聘的事儿。”    如今快要过年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去年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中年人都要会来了!    这不都是人吗,至少占了村子的1/3呢。    要是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何必非要出去打工?    竹溪村合作社的牌子在不知不觉中挂上了这栋房屋。    竹笙特意没有写蔬菜或者是其他种类,她以后反正是都会涵盖的。    大清早的,门一开,几个村民就忐忑地进来了。    “竹笙……啊不,社长!我们想好了,要加入合作社,赚大钱!我们来签合同。”    竹笙这会儿看着他们格外亲切,“好,来,看看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问,千万不要憋着!”    第41章 .招人有了    竹溪村的合作社办得如火如荼。    经过好几天的激烈争吵、思索,有那么1/2的农户都加入了进去。    大家带着一点忐忑上门,签下合同,在竹笙这边热情招待中渐渐放下那一丝忐忑。    “大家放心,马上就是春节了,价格又能涨一点,今年一定能让大家过个好年……”    他们一想到到时候可能有的收入,什么土地不能丢的观念都抛之脑后了,激动地搓手,“那,那还需要我们做啥?”    “现在先不急,后天吧,咱们再统一召开社员大会,进行指导。”    除了这些加入的,也还有1/4的在犹豫,1/4的在不屑。    总有那么些人是不想加的。    好比王秀荣和竹有实他们,再比如去年还和竹笙发生过冲突的孙老太太家。    当初的梁子都结了,现在要让他们对一个女娃低头……那咋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