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7页 (第2/2页)
盛的罪人。 “昨天我和韩延在鸿胪寺看过西海使团送来的那些贡品和礼册,他们带来了蒸汽船模型、蒸汽机模型、纺纱机以及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这些新名词你们可能听不懂,你们可以将这些东西叫做‘科技产品’,有了这些科技产品,在不久的将来,西海一定打得大盛全无招架之力,他们的战船会封锁我们的海港,他们的军队会直接打到京城,将我们打得支离破碎,到时候朝廷不再是大盛的朝廷,我们不再是大盛的官员,我们会成为西海的傀儡,帮着他们对大盛的百姓敲骨吸髓。 “我不能看着这个国家陷入那种惨境。” 说完这句,他先问周洵:“周大哥,我说的可是危言耸听?” 周洵肃然道:“我不敢像文老弟如此肯定,但他说的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理由,五年前我已经给朝廷上过相关奏折,我跟你们说实话,我极其厌恶西海人,却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科技产品’,他们送来的贡品只是冰山一角,送来的都是‘可以送来的’,都是想跟我们做生意的样品,他们真正的杀器是□□、火炮、战船、□□、炸药,那些东西就算花钱他们也不会卖给我们,我不懂军事,其他我不敢妄言,但如果现在西海三十六国联合起来跟我们打海战,我们必败无疑。” 周洵果然是元景帝给太子钦点的东宫辅臣,他这个原鸿胪寺少卿远比那个鸿胪寺正卿眼界开阔,文靖安请他过来,很大程度上就因为这一点,否则他不会让一个只认识半天不到的人参加这种说真话的密谈。 在场之人原本就对文靖安信任,加上周洵这位专业人士的佐证,开场那番话就不是危言耸听,而成了醒世名言。 众人听罢,皆陷入沉思。 严素光此前考虑过这些,她第一个问文靖安:“你觉得大盛应该怎么做?” 文靖安:“认清事实,穷追猛赶。” 严素光道:“这不现实,我祖父……” 她看了看林宁宴,想到直接提及她祖父林宁宴会不舒服,因此改口重复今天严同在宫里跟文靖安说的那段话。 “朝廷不可能照搬西海人那套,我们是农桑立国,土地要有人耕种才有税收,国家才能维持运转,都像西海那样人人下海经商,不用西海人打过来,我们自己先乱了。” 出人意料的是,林宁宴接了她的话,并持相同意见。 “没错,光是剑州开海贸,那边的粮食已经捉襟见肘,我们大盛自有国情,不能生搬硬套,不说人人从商,哪怕有一小部分农民离开田地,年景稍微不对,马上就会就会引起粮食短缺,朝廷干预不及时,很容易就恶化成饥荒,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