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9页 (第1/2页)
严素光也说道:“我也写一封折子由中书省递给圣上,就算不能全部批下来,户部应该也会给一半。” 听完他二人所说,周洵眼中露出异样的神采,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他当然知道向上面申请“经费”的难度,像他这种级别的官员几乎不可能把申请的奏折直接送到太子和皇帝的面前,现在林宁宴和严素光竟能直接“上达天听”,他瞬间对文靖安拉拢的这个“小团伙”刮目相看,如果之前他还觉得这个小团伙只是有眼光,有做事的心,有待他观察,那么现在他认为这个小团伙真有做事的能力,当然,前提是他们真能拿到这笔钱。 文靖安深知钱的重要性,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放在国家层面来说也有同样的道理,因此特意说了一句:“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这笔钱是成事的关键,就全靠你们两个了。” 林宁宴点了点头,严素光没说话,文靖安跟周洵仔细叮嘱:“除了化肥和农药,我们还得同时引进他们的先进设备,比如纺纱机、蒸汽机……我回去之后整理一个详细的清单,你到了西海那边多帮我留意,能买回来的全部买回来,买不回来的你把他们的资料带回来,特别是他们关于科技方面的图书,有多少带多少。” 周洵:“行,我就当一回唐三藏,他们有什么我全给搬回来。” 文靖安缓了一口气:“第一件事就这么说定了,千头万绪,我只能想到从粮食增产着手,后面还有不计其数的事情要做,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光凭我们几个也不能完成,或许我们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我们设想的事完成,但我们还是得做,感谢各位信任我,我不敢说我们这么做会取得多大的成功,我敢保证我们这条路没有错,世界一直是往前走的,我们大盛千万不能抱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与世界脱节。” 随后,他把从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的宏大构想竭尽所能详细说了出来,有了足够的粮食支撑之后,引进大规模的工业制造器械、蒸汽机车、轮船、化学工业生产线……使用水泥、沥青等等新材料造桥铺路,甚至尝试建造一条供蒸汽火车行驶的铁路。 当然了,这些都还只是构想,其中牵扯到无数的方方面面,人才条件、技术条件、时代限制、朝廷牵扯等等都会成为莫大的制约,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疼,就像一个渺小的人站在时代的破天巨浪前深感无力,但就象他之前说的,还是得做,哪怕他们有生之年都看不到那种构想的实现。 对于文靖安所说的“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在场之人或许不能全部听懂,但以他们各自的知识水准、经历经验以及理解能力,每个人都愿意相信存在文靖安所说的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