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8页 (第2/2页)
提出了这三个方案,其中味精是谷氨酸制造提取,这个可以实现,且肯定具备市场前景;火柴制造主要使用二氧化锰和红磷,这个也可以实现,西海人已经开始使用火柴;不止是肥皂,洗发香精、甘油等等日用化工品的制造也可以实现,最重要的是,文靖安以前世的经验可以判定这些行业肯定赚钱。 问题在于如果要执行这些方案,前期又得需要一笔巨大的投资,他们现在维持工业区日常运转的钱早就见底了,连《新华月报》那点收入和刊登广告的收入都扔进去了,要不是严素光在极力维持,其他人勒紧裤腰带,真有人会跑路,光喊口号只谈理想是不行的,民夫们要吃饭,那些低级的官员要养家糊口,西海人没有钱直接就翻脸,就是这么现实。 严素光明确和文靖安交了底,剩下的钱只能用来进行化肥生产,不可能再用到其他地方。 值此山穷水尽之际,远方传来了一个惊喜消息。 事实证明,文靖安当初让陈崇章回云州筹办炼盐厂是无比英明的决定。 文探花个子矮眼界高,站得低看得远!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陈崇章和陈家人已经办成了第一个炼盐厂,盐铁之利的能量甚至让陈崇章感到害怕,他在信中特意提及让文靖安一定要和林宁宴把炼盐这件事跟詹事府也搭上关系,光是跟户部合作还不够,还要有东宫做后台,要萧慈祐撑腰,他们家只充当“代办”的角色,赚一点辛苦钱,所有的利润要归户部和詹事府所有。 随着陈崇章这封信寄过来的,还有一万两的银票。 这还是跟户部七三分成之后的利润,也难怪陈崇章感到害怕,他的担忧不无道理,钱实在赚得太多了! 文靖安没有第一时间给陈崇章回信,他赶紧把这笔钱交给了严素光,然后找林宁宴说了这件事。 林宁宴一听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说道:“这件事我去找太子殿下说清楚。” 文靖安:“还不够,还要想办法按照崇章说的做,把盐厂转移出来,不然家里人太危险了。” 对他来说,家人比这些钱重要得多。 林宁宴道:“我知道,我会想办法说服殿下,让他上一份奏折,现在朝廷也缺钱,这件事关系西北数州盐利,我们主动去谈,给朝廷提供一条合理合法的财路,只要分配得当不会有大问题。” 文靖安点了点头,随即又苦笑:“没有钱寸步难行,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条财路又得主动让出去,难,真的难。” 第166章 对答 千秋功业绕梁三日 难归难,有了陈崇章从云州那边过来的银子,目前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