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0页 (第1/2页)
文靖安做这件事有点“卖官鬻爵”的意思了,但为了在东南打开工业化进程的局面,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毕竟卢玉邻不是酒囊饭袋,文靖安不是以公谋私,法理上存在争议,道德上他们问心无愧。 故此,他们实际上一共分五个方向进发。 文靖安带人去西北方的颍昌郡。 林宁宴带人去正西方的苍州。 崔琰带人去东南方的徽州。 严素光带人去正北方的雍州。 卢玉邻和杨玄素等人则直接从淮河顺流而下,穿越中州、淮州然后到江州。 他们的工作重心是找到合适的工业区选址并与当地官府达成合作关系,并在当地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新工业区建设的领导班子,待明年朝廷给农事处的预算发下来,四州一郡全线开工。 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严素光那边还好,她顶着严同好大孙的名头加上有旧党的关系,所到之处不说顺风顺水也是如鱼得水,偶尔遇到不识相的给她使绊子,也是被她三下五除二解决掉,文靖安、林宁宴和崔琰这边就不一样了。 且不说农事处是个新成立的衙门,有的地方官员听都没听过,即便是听过也不会给他们面子,更不要说与他们谈合作,化肥、农药什么东西?工业区什么东西?粮食增产?朝廷有谕令吗?本官一概不知!文靖安等人就得发函请萧慈祐和三咨询出面,一来二去,要不是他们选的是京城附近的州郡比较方便驿马来回,他们真得急死。 不过难归难,事情还是要做,也并不是不能做,有了前面很多期《新华月报》的传播和铺垫,京城周边州郡的一些有上进心的官员,也就是《新华月报》的读者,他们很接受了相关的新思想,有的人干脆就是文靖安等少壮派的拥趸,他们职位有高有低,听到文靖安等人来,都有投身新事业的心志向,因此排除掉一批老顽固,文靖安等人又获得了一批新同志(志同道合的意思),到了十二月下旬,他们在各自负责的州郡都有了眉目,便按照计划从四面八方返回京城。 此时,十月底出海的周洵也赶在年关之前返回,他又带回来一大船宝贝。 于是在年关之前,农事处再次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老规矩依然是周洵主持,林宁宴、严素光等人做工作汇报和问题总结,文靖安主要发表讲话,文靖安这次讲话的内容十分明确,这也是他在今年最后一期《新华月报》上的内容——安心过年!明年加倍努力,为大盛工业化进程推进竭尽全力! 当然了,临近年关,光是喊口号发表讲话还不够,该有的福利还是不能少,文靖安别出心裁拿出了一期报纸的利润给所有人发红包,特别带着严素光等高层给工业区的民夫发油粮盐等等礼品,并把这个写入了工业区的规章制度里边,这种细微处的人性关怀并非浮于表面,它会让文靖安得到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