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页 (第2/2页)
度数比啤酒稍高一点,但入口却有回甘。 “回头我就把钥匙给高灵。”李成蹊说,“是我的问题。” 人们把钥匙拿在手里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觉,有了钥匙自然就能打开门——但不是所有时候都能找到门。 毛平眉头一挑,问李成蹊:“钥匙就在你手上,为什么还要给别人?” 李成蹊想了想:“我前两天在刷题的时候,看到练习册的页脚上印的每日一句美文,是顾城的一首诗,‘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李成蹊又抿了口米酒,这酒的后劲倒是比李成蹊想得要略大一些,她感到胸腔微微发烫:“你懂我的意思吗?” “嗐,懂了。”毛平把烤串往李成蹊那里递了一些,“你好好读书,别走小巷了,走你的罗马大道,钥匙也甭给别人,扔了就是。” “不是罗马大道,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啊。”李成蹊吃了一串rou,孜然粉和辣椒面撒得很香,她满足地眯了眯眼睛。 出国的闻潮,远离家乡独自闯荡的毛平,还有要继续读书和高考的李成蹊和江寄余,让李成蹊意识到,原来生活不是像她想的一样简单,而是有复杂的剖面,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从理溪回来,隔了两天就开学了,李成蹊买了一堆特产带去学校,给班上的同学每人都分了些鲜花饼,又另外给余深深捎了个民俗风情的银镯子,高灵也有一个,不过是毛平买的,宋斯怀和江寄余则一人收到了一幅蜡染的画。 “你见着毛平啦?”宋斯怀吃着鲜花饼,顺嘴问道,“他上次给你寄的特产,就是闻潮给捎过来的那次,里面有种坚果还挺好吃的,你没再买一点吗?” 李成蹊一愣。她想起很久之前,闻潮来高321班找她,拎了一大袋据说是毛平寄给她的特产,里头有许多东西,比如说宋斯怀提到的坚果,她根本没有在理溪见过。 跟毛平吃饭时,他们也没有提及那次寄来的特产,毛平帮李成蹊挑了理溪最好吃的鲜花饼店,盯着人要现烤,收了两斤菌子送给白阿姨,是很珍贵的山珍,还有就是选了两个足银的镯子,抢着付了钱,让李成蹊顺便捎一个给高灵。 一年多的时间,毛平变化很大。但在李成蹊跟毛平的全部对话里,他们都没有提及那袋特产,好像只有对坚果恋恋不忘的宋斯怀记得。 “这些吃的还塞不住你的嘴吗?”余深深瞪着宋斯怀,“可快闭嘴吧。” 宋斯怀显然还不知道自己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但李成蹊没有追问,而是又递了个其他零食给宋斯怀,那些东西究竟是毛平寄来的,还是闻潮买的,其实并不重要,李成蹊已经有答案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