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8页 (第2/2页)
压下去,巩固自己的地位,比其他事情都更重要。 幕后指使的人是杨辉,负责下毒杀人的是董倩和董娇。归根结底,则是淮南王的野心。 “现在,董氏姐妹失踪了。”曾翠翠说道:“她们还算比较有能力,应该不会落得被杀人灭口的下场,她们在这个节骨眼失踪,有两种可能,一是为了避风头,二是去执行其他的任务。” 曾翠翠提醒道:“但是我们都不能疏忽大意,她们虽然藏起来了,但也有可能就藏在我们身边。” 叶瑶枝倒是不这样想,她布置在一江学府内的机关砍断了董倩和董娇的手指,仅凭这个明显的特征,她们就不敢轻易露面。她也知道曾翠翠的担心是为他们好,便也没有反驳。 叶瑶枝想不通杨辉为何会做出让董氏姐妹在这个时候离开绍雍城的决定,“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教训,难道杨辉不知道,还是一次成功让他觉得真的能够将瞬息变化的局势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杨辉的想法叶瑶枝不得而知,但她知道一个道理,古往今来都通的一个道理——骄兵必败。 …… 从一江学府离开后,除了请西席先生、去专门针对秀才开设的学府学习、或者成为某位大学士的弟子外,就只剩下自学这一条道路了。 比起文举的考生,针对工举秀才的学堂十分的稀少,而且质量层次不齐,能否得到收到效果的教育,其实很大一部分要取决于自己的运气。 叶瑶枝并没有选择前面的三条路,其中第三条路是现在的她高攀不起的,而且叶瑶枝也不相信当今的局势下,这些有名望的大学士们真的能够独善其身。 所以,对叶瑶枝而言,自学其实是最好的选择,而这正巧是叶瑶枝的强项。 但是曾翠翠也有所担心,科举毕竟是一种形式特殊的考试,目的是选拔人才,所以在出题和答题方面都有自己的讲究。曾翠翠担心叶瑶枝学偏了之后,对将来的应试产生不好的影响。 不能通过会试,就连谈论“仕途”的资格都没有,遑论其他。 叶瑶枝倒是不担心:“其实我能够成为秀才并不能证明我已经具备了一个秀才应该有的知识,比起其他人,我只读了一年多的书,在积累这方面比他们差,借着这个机会,我应该做的事情是查缺补漏,追赶差距。至于答题的方式,总是有规律可以找寻的,等到了皇都后,一定会有不少书店售卖与会试相关的书籍,那个时候再开始研究也不迟。” 听到叶瑶枝的解释后,曾翠翠放心了不少,毕竟叶瑶枝向来都是有主见的人,便也不多劝:“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倘若有什么困难,只管对我说,千万别客气!”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