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胜败转换,一夜之间  (第2/2页)
    张方东出,所谓何来?    很明显,不会是来帮齐王和成都王的呀。    何天的判断,一一应验。    这些,还不算最坏的消息。    成都王的战报传了过来:    前锋至黄桥,为士猗、许超所败,死伤万馀人,士众震骇,正欲退保朝歌。    这才是最坏的消息!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齐王却以手加额:若不是有了两万斛粮食打底,不必张泓进攻,单单是这些坏消息,就足以将军心彻底压垮了!    事实上,颖阴的军心,非但没受这些坏消息影响,反倒在变好。    原因呢,也没啥复杂的,之前的士气,已经到了谷底,跌无可跌——除非崩溃;军粮一到,立即反弹。    相比于饿肚子来说,北边那些有的没的,算个屁呀?    真正叫“肚里有粮,心里不慌”!    在何天的强烈建议下,齐王给成都王、江统给成都王长史卢志,各写了封信,大致意思是一样的:    “军新失利,我若退缩,士气沮衄,不可复用。且战何能无胜负!敌新得志,有轻我之心。不若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敌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同时,指出两点:    其一,一战而胜,孙会必然骄狂,是否还像之前那样,尊重士猗、许超的指挥权,难说的很,若敌将帅不合,则我有可乘之机也。    其二,孙会的右翼是孙髦,这是个不知兵的,建议另遣一军,奇袭孙髦,孙髦既败,孙会必然动摇。    最后,坚定表示:之前,俺们也打过败仗,但俺们坚决不再后退一步,不日就有好消息奉上,且请拭目以待!    *    阳翟。    中军大帐。    张泓默默的凝视着舆图。    这是个相貌朴实、神情温和的人,不过三十出头,但鬓发已霜;不过,脸上却是干净的,少有皱纹。    黄桥大捷的消息,张泓自然也是知道了,但他没有任何的兴奋,成都王损失虽重,但没有伤筋动骨,只要应对得宜,胜败的转换,不过一夜之间的事情。    对于己方来说——    有时候,小胜,或比大捷还好些。    甚至,有时候,小败一场,或许更好些。    算了,那是别人的事情,先顾自己罢。    张泓不止一次问自己:阳翟三捷,却不乘胜追击,到底,做错了没有?    军事上,一定是错的,这一点,未做追击与否之决定时,他就是清清楚楚的。    但,想到孙秀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唉!    自己是“客将”,没有任何根基,只有新皇帝的信用,远远不够,甚至,孙秀之“信用”,较之新皇帝的,只怕还更紧要些!    这份功劳,无论如何,要分给姓孙的一半。    奇怪的是,收到阳翟的捷报,孙辅那厮,应该迫不及待、快马加鞭才对呀?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他的消息?    正想喊人,帐外唱名声起,帐帘掀起,一条大汉大踏步走了进来——闾和。    “澄洄!”闾和喊着他的字,“孙辅那边出大状况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