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拥田,开府  (第1/2页)
    孙秀(包括倒霉的孙旂)合族被诛、赵王伦被赐死,消息传到琼苑,绿珠即捧出一大叠地契,对何天说道:    “郎君践诺,受石公之嘱,妾转呈是物,请郎君赏收!”    何天虽已有心理准备,但细看时,还是深感震撼。    这一大叠地契,是石崇散布各地的田庄。    说“散布”,其实不大准确,这些田庄的分布,是有明显规律的:全部分布在洛水、伊水、谷水这三水之滨。    由东而西数过来,包括——    洛水之滨的成皋、偃师、河南、宜阳、卢氏。    伊水之滨的伊阙、新城、陆浑。    谷水之滨的硖石、新安。    以及洛阳。    伊水在洛水南,谷水在洛水北,都算是洛水的支流,三水会于洛阳、偃师之间,北入黄河。    上述十一地,以及三条河流,皆在司州境内;而除了宜阳、卢氏,其余九地,皆在河南郡境内。    也即是说:畿辅。    石崇择上述十一地占田、买田,最重要的原因,两个:    其一,土地肥沃,水量充沛,便于灌溉。    其二,运输便利。所产粮食,走水路,船运至金谷园,加工之后,即入洛阳市场,进行发售。    这些田庄,面积几何,仓促之间,何天不能细算,但总有数万亩之钜!    石崇数十年经营,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惊人的粮业帝国。    如果他高兴,绝对有能力cao纵洛阳的粮价。    不过,穿越三年有半,何天感觉,元康四年之前,洛阳的粮价,大致平稳,基本上,应该没有居奇的事情。    除了“炫富”,别的方面,石崇是懂事的。    元康四年伊始,粮价开始走高,除了春播的因素,应该也有石崇被族,金谷园的出品,暂时中断,以致供应不足之故。    还有,硖石、新安,这两个地名,是不是很熟悉?    对了,硖石是卫瑾的封地,新安是何天的封地。    就是说,何、卫的封地上,也有石崇的大片田庄。    所有的地契,田主的名字——不管原来用的什么名字,目下,都换成了绿珠。    而且,都完成了过户、备案。    这个效率,真高。    而且,赵王伦、孙秀方面,对此,似乎一无所觉。    也不奇怪,赵、孙的眼睛,只盯着金谷园。    当然,所有的地契中,最重要的一张,还是金谷园,地主的名字,虽然也换成了绿珠,但还没有过户、备案。    这是自然的,赵、孙当政,金谷园过户、备案,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警觉。    绿珠说,石崇安排谨密,他虽然灭族,但这些田庄,暂时还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不过,这个情形不能持久,要尽快取回金谷园,恢复运作,如是,粮食的种植、储存、运输、加工、销售,才能重新进入良性循环。    至于存粮,不算太多,绿珠说,石崇对于现钱,有天然的爱好,并不喜欢屯粮居奇。    当然,这个“不算太多”,相对而言耳——十一地各田庄拢在一起,其总存粮,依旧远非何天二、三个月内搜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