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 图穷匕见 (第2/2页)
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能cao之过急,要时刻记住咱们现在的力量还非常弱小,一切以自保为主。” 王永对赵枢的推演非常佩服。 他点头道: “不知道大王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王永知道,赵枢现在非常忙。 他要天天能跟一群牛鬼蛇神应酬,还要准备准备夺取土地、收敛人才,开封的禁军武备、高丽的火药生意,等等一切要赵枢费心的实在是太多。 之前赵枢已经授意秦桧和刚刚回到东京的万俟卨着手调查开封周边的土地情况,并指示李彦暂停西城所的扩张,估计接下来要集中精力在土地问题上开个大。 赵枢用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笑道: “接下来的土地问题非常关键,不过,在开战之前,我得顺手先做完一件简单点的事情。 比如,先把西夏灭掉。” · 开榷以来,大宋和西夏边关的生意非常火爆。 尽管西夏那边已经侦知大宋以掌权的肃王为西北兵马元帅,大有再战之势,可现在的交易如火如荼,每天都会有大量的青盐被送往大宋内地,源源不断的资财进入西夏,让之前已经颇为潦倒的西夏再次焕发出了生机。 大宋的边军也非常开心。 之前为了困住西夏,边军吃不到15文一斤的青盐,平素都是用从山西拉来的盐,价格高达50文一斤,碰上天气不好的时候盐价还会涨到一百文一斤,那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现在西夏的青盐就在眼前,这是庆历合议的时候都不曾有过的欢乐时刻,宋夏两国的军队甚至聚在一起烧烤,大把大把的撒盐。 双方都不认为接下来会有什么大战。 连一直提防宋军的西夏晋王察哥都认为,大宋任命的这个大元帅应该只是威慑的作用,或者是实在没什么官可以封赏,所以给这位肃王弄个大元帅的名号好听。 眼看边贸越来越发达,察哥也终于顶不住压力,开始有限度地放开条件,准许手下将部分军马送给大宋。 但问题是西夏的盐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光是现在囤积等待销售的盐就有十万斛。 唯一能把这十万斛盐都吞下去的也只有大宋一国,虽然大宋有买盐必须赠马这种不当人的cao作,但随着盐贸的开展,但从大局来说,西夏还是赚的。 而且跟李良辅预测的一样,也只有最初的一个月李纲严格执行赠马的政策,等大宦官谭稹率领韩世忠、李成等人抵达后,赠马已经从1000斤一匹放宽到了3000斤一匹。 韩世忠和李成率军负责看守榷场,李良辅请他们吃了几顿饭,又使了些钱,这二人都是乖巧人,立刻心领神会放松了对马的要求。 李良辅大喜过望,立刻将其他的驽马也纷纷送来,周围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这样美好的气氛一天天持续,虽然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可所有人的心都是暖洋洋的,甚至都在期盼,这样的场面能保持下去该有多好。 “你们的盐不错,明年朝廷决定加大采买,前提是赵乾顺恭顺,记得给朝廷上供。” 李纲裹着一身狐裘,臭着一张脸随意走到西夏军的营地里转了转。 如果是之前他还没接近就已经被拿下, 可现在他是财神爷,所有人都对他毕恭毕敬,李良辅还临时叫来了好多女子,一定要把李大人给哄好、哄开心。 “良辅啊,”李纲顶着狼嚎一般的西北风,看着远处的天边,似乎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李良辅焦急地道: “大人想说什么,尽管说便是。” 李纲横眉抖动,冷哼道: “有句话不吐不快,若是那察哥在,本官断不会说出口。 倒是良辅素来恭顺,说给你也无妨。” “大人但说无妨,但说无妨啊。” “嘿,实话说了,肃王对未来不是很看好啊。” 冷锋萧瑟,李良辅虽然全身穿的暖暖的,可一颗心却霎时间无比冰凉。 “为,为什么? 我……是不是我等少了对肃王的供奉? 肃王想要什么,我们都给,我们都给啊!” 李纲对李良辅的表现非常满意。 他背着手缓缓朝宋军的军营走去,李良辅赶紧小步跟上,苦笑道: “求大人指点,求大人指点迷津啊。” 李纲停住脚步,转头冷笑道: “你说,宋夏为何变成如此模样?” 在青盐的问题上,大宋真的是不曾对不起西夏。 连李元昊时期的人都抱怨说李元昊闲的没事开战,导致西夏的盐堆在家里又不能当饭吃,实在是可恶。 李良辅为了这个问题苦笑不止,叹息道: “我这……哎,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李纲紧盯着李良辅的眼睛,寒声道: “肃王最担心的就是如此。 李乾顺野心勃勃,说不定哪天又要侵扰我国,这个皇帝……我大宋很不喜欢! 因为这个,可能要多少影响一下我们明年的贸易往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