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 出头鸟(为陈长寿加更4/10) (第2/2页)
现在秦桧和万俟卨你追我赶,为了更高的业绩、更快的处置、更强的加班力度而拼命努力。 现在他们已经盯上了当年的旧党名臣、曾经编出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秦桧上奏说司马光当年临朝时通过自己的全力抢占了不少良田——这是一种古法朝争手段,大宋的朝堂已经见怪不怪,一般大家点到为止就算了。 蔡京当年就是因为朝争的时候过界才沦落到了人人喊打的下场。 秦桧一开始也不想跟蔡京一样拉这么大的仇恨,但万俟卨卷的厉害,秦桧为了自己御史中丞的未来,索性开大。 他上书表示当年的司马光、文彦博这些人原本都是一群把持朝政的佞臣,他们疯狂囤积土地,在死后还没有得到清算,实在是丧心病狂。 秦桧作为大宋朝少有的忠臣自然不能允许这种行为发生。 他上书申请没收这些佞臣当年违法占据的土地,并重新清丈天下田亩,同时根据根据天下土地的详细情况,重新制定一份清晰明确的纳税办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年的元祐党人碑就已经很过分了,没想到秦桧居然在党人碑的基础上还开了一个大。 打这些顶级名士家中田产的主意…… 好大的胆子! “王党要造反了!” “反的就是你们这些元祐党人!” 秦桧这个人哪有如此巨大的胆量,他背后肯定埋伏这一个非常强大、能量惊人的存在! 蔡京是新党的魁首,当年搞出元祐党人的就是他。 可身为著名的大地主,蔡京怎么可能做这种自己砍自己的买卖。 也就是说,这是肃王……不,燕王的主意! 大宋这么多年一直不敢抑制土地兼并,这也是大宋面对的大多数问题的根源。 历代赵官家因为始终无法在军事上取得太大的成绩,一直不敢在这问题上太过追究。 为了扩大国有的土地份额,他们甚至开始到处收集荒地强迫耕种,反而导致了不少农民起义。 赵枢灭亡西夏,现在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名望,他终于敢开始直面这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他为了争取一些支持者,特意把最初的目标选定为当年的元祐党人,以尽量将此事包装成党争的模样。 不过他也知道,这瞒不了多久。 小农经济的时代,土地是一切的根本。 他将遭遇的反击一定是前所未有的凌厉强大。 果不其然。 在秦桧上奏后不久,朝廷刚刚透露出要清丈土地的想法,朝中立刻有人举报说再两浙路发现有人囤积土地,训练私军,矛头直指赵枢的亲信大将何灌。 何灌在平定方腊之后一直在两浙路招募民兵,在山区的道观间潜伏训练掩人耳目。 可这如何能瞒住有心之人。 之前他们不想跟赵枢翻脸,自然不会说出这种事情。 而现在赵枢居然要在土地上下手,就别怪他们出招。 赵枢心中毫无波动。 第一波攻击还不需要他这个燕王出手。 果然,高俅非常平静地站了出来。 他早就准备好了一些东西,证明在两浙路的并不是一群囤积土地的乱兵,而是大宋在两浙路挑选的优秀禁军,只是暂时在那里就粮而已。 这封奏报居然是去年年初就向枢密院报备,只是高俅的面子大,枢密院统计的人还以为是高俅自己为了侵占土地安排的人手——朱勔就是这么干的。 没想到,高俅原来在这里等着! 而且高太尉非常光棍地表示,自己从来不干这种侵占土地的事情。 很快又有人说高俅家也有田庄和侵占的土地,高俅当时就很愤怒。 开玩笑,你们可以自己去清点一下,我高俅的名下除了一套陋宅,哪还有什么土地农庄? 你们可以去查,可以仔细去查。 如果查到了我高俅立刻挂冠回家! 赵枢不得不佩服高俅敏锐的嗅觉。 现在赵枢开始下手,高俅反到成了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典型…… 第一波的进攻就这样被赵枢轻巧的化解,趁着他们还没想出什么新的门道,赵枢立刻开始鼓动赵佶抓紧下手,开始对开封周围良田展开清点。 当然,赵枢并没有图穷匕见,没有拿出摊丁入亩的最后手段。 他指使秦桧最先进攻的是司马光和文彦博这两个名声非常不错的大地主,这让不少新党成员,尤其是职位较低、并没有在之前侵占土地的大浪潮中占据到便宜的新党成员欢欣鼓舞。 他们认为朝廷清丈土地是假,趁着这股东风重新开始瓜分土地是真,于是纷纷依附秦桧展开进攻,誓要将当年的司马光批倒批臭,将他们占据的土地尽数夺回来。 司马光在民间的名声极好,手下的门生在蔡京掌权最艰难的时候都能坚持作战,更不会怕了秦桧这个小喽啰。 他们看清赵枢不敢跳出来,于是将矛头直指冲锋陷阵的秦桧。 先把出头的人打死,我看赵枢你还能弄出什么花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