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页 (第2/2页)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几年沐蕴在外求学,没有一天于慧是不担心的,几年连面都见不着,每每到了逢年过节于慧便更加的想沐蕴。 这样全家团圆的日子,也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沐蕴吃饱穿暖了没有,日盼夜盼,沐蕴终于要回来了。 从丈夫老师写的信当中不难看出两个人在华国过的日子是不轻松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最后还没有拿到毕业证被遣返回国,她实际心疼又气愤,这群王八蛋! 好在她的女儿终于好好的回来了,她还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这都瘦成啥样了! 沐蕴和江丛被于慧死死的抱在怀里,差点没被嘞死,连忙说道,“妈,我们不会再走的!您放心。” “于阿姨,我们不会再走了,您先放开,我都快喘不过气了。” 最后还是沐春和手忙脚乱的一阵忙活,才将俩小只从于慧怀里给解救出来,他们相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露出灿烂的笑容。 一切的思念和期盼都在这个笑容里面,此刻一家人手紧紧的牵着,一起往家的方向走,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啊,此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港湾。 回国的第二天,沐蕴和江丛放弃了休息的机会,急匆匆的跟着沐春和去了实验基地里查看情况。 最近几年,原国的收成是一年不如一年,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原国粮食的产能已经远远跟不上百姓的日常所需。 对于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灭顶之灾,去到实验基地的路上,沐蕴和江丛看到荒芜的土地上栽种着一片又一片蔫儿吧唧的作物,像是一群豆芽菜般没一点精气神。 “怎么会这样?”沐蕴问沐春和。 按道理来说小麦是极能适应复杂环境的作物,怎么到了原国就成了这样? “一方面是地质原因,另一方面确实是我们的技术不行,利国的小麦经过严格的育种筛选,已经选出了最为优秀的品种,能够适应多种气候的变化。” 原国引进小麦的时间不长,栽种的时间也不长,加上利国的技术封锁,原国对于小麦育种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几年着手开始研究,进展也是几乎为零。 “那土豆呢?”江丛在一旁问道。 这几年他们一直都在国外,没有任何机会可以打听到国内的事情,现在终于能够好好的问一问了。 “老样子,虽然育苗已经有了些许突破,但是还是不能改变最后收成惨淡的问题。”沐春和长叹一口气,有些懊恼的说道。 听完沐春和的话,沐蕴和江丛沉了沉眉眼,看来目前的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糟糕的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