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4页 (第2/2页)
见他还是镇定如常,直接说道:“你很聪明,朕喜欢和聪明人说话。” “皇上,罪臣不聪明,只为自保。” “知道自保就是大智慧。知道朕今天来找你的原因,说吧。” “自从皇上南巡开始,父亲被很多人威逼,甚至被下了慢性毒药,可是父亲都没有答应。父亲为人……,子不论父之过,他担心皇上宠爱汪贵人,扶持汪家等人,不再需要徐家,担忧徐家的未来,但他不敢谋害汪贵人和十九阿哥。 一直到有一天,中秋节刚过去,有一个女子来找父亲,她告诉父亲,如果不帮忙,就去北京滚钉耙敲登闻鼓告御状,将父亲这些年做的事情公开天下,要皇上想护着也护不成。父亲害怕了,那个女子是一个疯子,她真会做到。父亲问她到底要做什么,她说,……” 徐炯停顿了一下,陷入回忆里,面容仓皇:“她说,要借家里的藏书楼一观。” “江南各大家的藏书楼,除了供应家族子弟学生门人阅读之外,也很喜欢给外头的有识之士阅读,她是女子也没关系,江南很多才女,罪臣的meimei就喜欢天天在藏书楼看书。当时父亲虽然奇怪她的要求,却也只以为她是真喜欢书籍之人,就答应了。……” 徐炯的脸上多了一抹悲凉。 皇上道:“继续说。” 徐炯苦笑:“父亲曾经给皇上编书,经手的书籍很多,抄录的也多,还有很多亲友赠送的书籍,更有舅爷爷去世后留下的万卷书。家里七间书库,经史子集四类书籍,共有七十二橱,一些珍贵的书籍都有特别保存,从来不出示人前。但,那个女子拿走了舅爷爷的手迹《天下郡国利病书》的草稿,父亲当时气得晕倒了,却无法再追回来。” “手稿里有什么?” “罪臣不知道。父亲很担心,却不告诉罪臣,也不告诉任何一个兄弟。和两个叔叔一起商议后,罪臣察觉父亲是要给皇上上折子,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送上去。” 皇上眉心一皱。 顾炎武一生,学贯古今,自创朴素治学的“大华夏”思想已经不说了,他更是一个有着实践经验的经济学家、考古大家,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北到天山昆仑山,南到广西大凉山,他还去过大漠,他丰富的一生留下的财富谁也不知道多少,可能草稿里有藏宝图,可能有什么不传之秘。 可是书丢了。 “你知道那个女子的身份?” 徐炯凄然一笑:“能从藏书楼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走书籍的人,也就那几个人,更何况一个目标明显的女子?知道那本草稿存在的人也不多,不外乎是舅爷爷当年认识的那些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