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8页 (第2/2页)
厚,决定开启国库粮仓,救济灾民,好歹也要把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给熬过去。” “可经朝臣议论,若真行此举,整个靖炀国就会落到极其危险的境地,甚至连次年军队的军粮都保证不了。” “自从六国分裂之后,农业发达的突狄国,便彻底断了与我国的往来,毕竟战乱时分,和宝贵的粮食比起来,翡翠玉石又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恰逢绥廉那边有私自提高关税,通贸的条约及其不平等,便更给陛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陛下之所以会同意国师的计策,孤注一掷地对绥廉发起进攻,也跟此有极大关联。” 瑶姬靠坐在墙壁上,默默地听着。 刚来靖炀国的时候,觉着连街头的普通民众,都穿着绫罗绸缎,便想当然地觉得其生活条件必然不错。 没想到越深入了解越心惊,靖炀的国力竟空虚到这个地步! 平心而论,不管是谁坐在靖炀王的那个位置上,都是难办的。 “陛下他爱民心切,顶着重重压力还是决定救济灾民,并亲自吩咐户部尚书经手此事。” “我素日与他交好,那些天闲着也无事可干,又知这事至关重大,便主动提出要帮他拢账册。” “钦差大臣领着粮浩浩荡荡去往南方,原本想着能救急救难,可谁知没过多久,一封万名联名的血书,却辗转呈在了陛下眼前。” “不知何故,原本数量足够的粮食真正分发到当地时,竟连三成都不到。” “百姓们苦苦期盼的援助,倒成了空欢喜一场,甚至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因饥饿而病亡。” “陛下震怒,决定彻查此事,定要将趁机贪污之人严惩不贷。” 说到这时,李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我真的只是帮忙整理账册而已,可不知为何会被数十位官员参奏,说我刻意制造假账,与贪官狼狈为jian,暗受红利。” “此事牵连甚广,朝中很多官员都受到了责难,可据我观察,那些分明都是素日清廉的好官呐!” “我不知暗中诬陷我的是谁,事发突然也没能拿出佐证清白的证据,只得跟那些倒霉的同僚一起,被打入天牢等死。” “在这个鬼地方,死得早反而是一件好事,有些位高权重的老臣,甚至被判了两年的刑期!啧啧,真不知要如何熬下去……” 说着说着,李玉的声音也逐渐变轻,最后成了几乎在梦中的呢喃。 作为土生土长的靖炀国人,大多数在被押入天牢的那一刻,就失去了活着的希望。 因此各个精神全都萎靡不振,只把自己当成了木雕泥塑的摆设。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