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7页 (第2/2页)
百般无助时,总会下意识将希望寄托在一些虚无缥缈的事物上。 靖炀王也未作他想,一口应下,甚至还在宫中行起斋戒风气,不许见一滴血。 只是其余朝臣似乎将求拜的对象,稍稍做了偏离。 瑶姬此后发现,雨香阁内的金银珠宝愈来愈多,几乎要堆满整整两间杂房。 除此外,总有记不得名姓的臣子远远站在院角,对着斜倚在二楼看戏折子的瑶姬虔诚跪拜。 嘴里絮絮叨叨念念有词,可当对上她的目光时,却又慌张着跑开了。 待整整十三日过去,在众人的翘首盼望中,鹤乘国总算传来佳音:新帝周良义首肯了! 举国欢腾,锣鼓漫天,仿佛已然得胜仗似的,更有无数臣子采来各色鲜花铺满雨香阁的院内。 珍贵的瓜果用金盘盛着点缀其中,仿佛布阵一样,搞得想出门的瑶姬都没办法落脚。 她这是被供奉了么…… * * * 鹤乘国发兵了,派三万轻骑火速赶往先前被绥廉掠夺的边境小城民鼓,五万铁甲随后赶到。 行动如此之快,仅在五日内便以破竹之势成功,借着向其余被强占的城池进发。 从距离的长短和正常筹备军队的速度来看,这显然不是靖炀过的使臣达到后,才慌忙备成的。 而是早有准备。 许在刚得到靖炀与绥廉交战时,便已筹划良久。 坐镇会鹿台的玄行不久后也得到飞鸽传讯,果真暂缓对绥廉军的追杀,而是重新布防军力。 若绥廉大势去,难保其余坐山观虎斗的国不会趁机下场,像当初对待鹤乘那般,狠狠咬下几口肥rou来。 更令人欣喜的是,又过了五日,顾桢与李玉带回了足足三百石粮草。 鹤乘国新帝周良义亲书,应允这只是第一批次的援助,随后还会有三百石、五百石两次,日后送达。 提出的条件,自然是要靖炀的诚心归降。 不过因情况特殊,周良义特准许可待与绥廉的战事彻底解决后,再来朝拜。 靖炀王苍济成喜出望外,大摆盛宴为两位接风洗尘。 甚至当场赏下象征着“免死牌”的玉腰带,赏赐嘉奖更是不胜其数。 李玉更是因此功绩被彻底免除了一切罪责,甚至官升总领六部的尚书令,正一品。 朝中昔日刻意坑害李玉的某些党羽,如今也看清了形势,为了使面上能过得去,极尽巴结奉承只能。 在天牢里晃了一圈儿,早看清人间冷暖的李玉并未将这些人的好意和忏悔放在心里,只是将孝敬照单全收。 入夜后,欢宴散尽,顾桢与李玉避开众人耳目,齐聚雨香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