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8页 (第2/2页)
当初扶他上王位时, 张国良等一干老臣可是没少出力。 千挑万选了半天,终于在一众皇子之中, 提出来个肯听话、任摆布的。 在靖炀,说到底君王也只是个门面, 真正的兵权还是握在大臣手中。 可凡事都讲究有个由头, 以往每次废王,朝臣们都会寻出个能服众的借口, 将来好安民心。 现如今通敌的帽子往头上这么一扣, 原本附庸张国良的大批朝臣, 此刻都选择了观望的态度。 唯有那些切身搅和进贪污案中的官员, 才拼死跟他站在同一阵线。 对于张国良究竟是否通敌之事,可以日后再做计较。 眼下最要紧的,是先保全他们自己的性命和官帽。 瑶姬并无把柄握在他们手上, 因此办案时能铁面无私, 跟处处被人情和关系掣肘的苍济成有很大不同。 张国良有把握,只要能见到苍济成的面,这事就肯定会有缓和的余地。 如今能作为弱点攻击的, 只有瑶姬无缘无故摄政这一条。 干脆其他的通通先不予回应, 只咬死这点, 强力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因疲于解释和招架,审案的过程肯定会被推缓。 届时再让军机处的人寻个机会溜走,调动外面的兵力,便可助他暂脱困境。 只要有兵权在手,不怕苍济成不肯妥协。 左右最近刻意拉拢讨好他的王爷多得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辅一位上王座就是了。 瑶姬此女可真是个祸害,才来靖炀几天,就闹得这地界鸡犬不宁的。 虽然占卜神术诱人,可但凡是她走过的国家,都会迎来灭亡的惨相。 不能让这种厄运降临在鹤乘的头上,他当初的决定果然是对的。 新帝周良义看不透这一点,还让她的家人千里迢迢过来相聚,摆明了是要拉拢。 如今这仇已经结下了,不管日后如何cao作,靖炀重新归属鹤乘已是大势所趋,更改不了。 到时若瑶姬又取得了周良义的信任,摇身一变坐上凤位,想整治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绝不能让这种危险的事情发生,像瑶姬这种不生不死的人,本就不应该存活在世间。 必须要除掉! * * * 若在平时,吴公公稍微威吓两声,那些朝臣还是肯听话的。 可现如今已到了性命攸关的境地,连他的面子都失去了效用。 乱臣贼子的反心昭然若揭,连陛下的圣谕都可抛之不顾,更何况是他区区一个阉人的命令? 眼瞧着殿上就要乱起来,幸亏有李玉等忠臣奋力挡在眼前,张国良等人才没冲到瑶姬身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