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页 (第1/2页)
一个夏天,数十万工时投入进去,硬生生把原本就凹陷的土地深挖了一丈,蜿蜒出数里。因为这条地下河深深藏在地下,引出水着实花费了一番力气,但效果是好的、结果是好的,造福的人极多极多。 有了它,幽州的干旱一下子就缓解了。 葛滔预测这条河的出水量不会低,因为蓄水的速度极快,待大河平静后说不定还要继续开挖,把绵延数里的河引出十几里、几十里甚至是百里……那就不仅仅是造福幽州百姓了,沿路能够惠及的百姓数不胜数,包括靖州、单州。 冷水鱼的rou质更鲜嫩、味道更鲜美,中午吃的这一顿把葛老乐得合不拢嘴,一扫多日的阴霾,他说:“经过多日思虑,我接受简化字了。” 饭后小憩的时候葛老突然这么说。 杨久怔,“先生认可了,不再说我有辱斯文、数典忘宗了?” 葛老瞅了杨久一眼,叹口气说:“我说有用吗?你会停止简化字的推广吗?” 杨久摇摇头。 葛滔释然地笑了笑,是和简化字也是和自己,“那便是了,既然无法更改,为何不试着接受。” 这话是杨久说的,大白话,意思通达明显,他说:“苍颉造字后文字也不是一成不变,早前的篆书又有几个人能够看懂,先贤要敬、要尊,但不能够迂腐教条。” “得到老先生的认可,我信心大增。” 葛滔摸着无须的下巴,怅然地说:“正如你所说,这个世界啊是年轻人的。” “是所有人的,若没有先辈的努力,哪里会有我们的现在。” 葛滔看杨久的目光已然充满了欣赏,他忽然问起,“地里面的玉米可以收获了吗?” “我看快了。” 杨久很想加个不确定的“吧”,但想了想决定收回去了,虚荣心作祟,总想让自己显得能一点。 “那快要有口福了。” “它们放在鱼里面味道也很好吃。” 葛滔已经开始期待上了。 地里面,土豆叶子已经开始枯萎、发黄,玉米还在迎风摇曳、茁壮成长。虽然是同一拨种下的,但成熟时间并不同,收获时间也不同。土豆这是要收获了,石老大按照杨久吩咐地试着□□一颗,连带着□□一串,五六个土豆每个都快有他的拳头大了,旁边还有一些没长成的小土豆,仿佛是被大的欺负了只能够长这么大了。 旁边围着一圈的人屏气凝神,看到这一幕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吭声。 还是石老大凝神看了一会儿后说:“我,送去,给,公子。” 其他人纷纷点头,让出了一条路。 石老大捧着一窝土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