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页  (第2/2页)
  这话意有所指,像钝刀子割rou,痛都痛的不爽快。    他竟点点头,笑:“早就变了。”他说,“第二次回绿岛,就变了。”    他很少这样笑。    眉眼舒展了,嘴角却微微一扬,弧度不大,却显温情,又生出几分豁达来。    在如虹的印象里,他好像从没这样笑过。    他的笑大多是受涵养驱使,一种礼貌的符号而已,轻易不及眼底。    可要是能在他眼中看到笑的痕迹,那大概就表明他正在不屑或生气,每当这时,你就要警惕,他一定会讲话刺你,如果没有,那一定是想好了怎么算计你。    可这样想,似乎也不全对。    他偶尔还是会真心实意笑一笑的。    比如第一次见面那天,他西装革履的坐在她家的水井边,瞥了眼她那双冻的皴裂的正洗衣的手,和煦笑了笑,问:    “你愿不愿意跟我去北京看看?”    那年他25岁,她15岁。    他是个大人,她是个孩子。    许多年过去了,他变成了更厉害的大人,而她却变成了更像大人的孩子。    他伸手摸了摸她鬓角的花:“我就要动手术了,下周一。”    如虹一愣:“风险大不大?”    他笑:“你这样算不算在关心我。”    如虹喉咙一紧,涩声道:“我当然关心你,我一直把你当亲哥哥,你甚至可以是我人生中父亲的角色。”    他顿了下,冷笑道:“你大可不必提醒我。”    如虹眉头不由紧皱:“你忘了,你也是把我养大的人之一。”她深深呼了口气,“我也不怕你误会,你身体不好,我真的担心,我担心的坦坦荡荡。”    她永远忘不掉她刚来北京的样子,拮据,内向,落后,说话带点口音,不敢与人对视。    她只身异地,还没有父母可以依靠,是他发现了除夕夜里还在舞蹈室练舞的她,带她吃了顿热乎的年夜饭。    从那以后每逢年节,他都会接她一起过。他瞒着所有人,给她零花钱,给她买衣服和手机,还督促她继续学业。    她是真的感激他。    她彼时单纯又质朴,曾直接问过他,我要怎么报答你。    他只说,你要红。    因为这句话,实力最差的她,硬是拼到了出道。    后来她真的越来越红,可他们的关系却越来越糟了。    他的严厉和控制欲,对于年幼的她来说,是种安全感,可长大后,就变成了压迫感。    于是她就变得叛逆又尖锐。    近两年,她翅膀硬了,敢顶撞他了,她把没有来得及对父母展现的青春期,都表现在了他身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