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页  (第1/2页)
    “这婚嫁一事,你此生休要再提!”    第7章 惨遭亡国的公主    宴会结束,王清莞的诗随着她的名一起传到了远方,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这诗空前绝后。    有人说,这诗足以名传千古。    ……    更多的,是在说王清莞配不上这首诗。这句话过于文雅,翻译成市井中流传的版本就是:    这首诗是王清莞窃的。    论才名,王清莞以前传出来的比不上她弟弟;论境界,一个女子如何能热血,又如何能因报国无门而遗憾?这首诗分明是男子才有的境遇。    那王清莞为什么窃诗?    为什么?    你可知那王清莞已是桃李年华,为何仍待字闺中没有婚配?听说那提亲的媒人可是一茬一茬的,丞相女愣是一个也瞧不上,你猜猜为什么?    “为什么?”有人追问。    被追问的人将胡子一抹,眉眼因为揣测到真相而洋洋得意:“还不是为了嫁给皇家,攀那高枝。”    “这丞相女可能没有想过,皇家若是有意,早就将她定下来了,怎么会让她蹉跎至今?    “她在寿宴上的举动,称得上大胆,出手的诗句也足以震撼世人,可皇家又岂会被这种雕虫小技蒙骗?这丞相女此举,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咯。”    待九湘和她对面的轻装女子说完话后,充当着守门角色的白薇愤愤不平,“公主,你看下面那些人是如何恶意揣测王姑娘的?”    “明明窃诗的人是那个叫旺财的死阉狗,真正窃诗的人无人讨论,反倒揣测被窃的王姑娘,真是讨厌。”    自从得知男主窃诗后,白薇对男主的好感已跌到了冰点。    九湘自然也听到了楼底下人的谈话,他声音高亢,仿佛希望所有人都听见。    自古以来,只要女性反抗某种暴力或是伤害,都不会有什么好的名声。    不仅名声会被破坏,伴随着一起的是各种污言秽语。会揣测她是不是为了博出位,会猜测她是不是另有所图。    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愿意相信对方只是为了道义和真相。    他们只接受女子逆来顺受。    就如同王清莞的现状一样。    九湘所处的时代也是如此,看来不论古今,这一点倒是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文化。    九湘平静的面色下涌着嘲讽,“与这种人生气,不值得。”    “把这些人当作茅厕里不见天日的臭虫就可以了,他们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自然不知道人的高贵之处。他们不知道人的高贵之处,就只能靠这种方法来揣测,以为这样人和他们处在同一高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