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7页 (第1/2页)
“我是不行了。”他道,“但你年轻,不能像我一样,不是叫这个压着,就是被那个压着。” 太子扼腕道:“熙臣的缺点,就是实在太年轻了。” 其实太子也才十九岁。 但文臣极讲究论资排辈,凌熙臣的年轻在这件事上反而成了短板。纵他每一级的升迁速度都比旁人快,到底是还不能将他提到他们希望他在的位置。 还得耐心再养他几年。 养嫡,就是这样。 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直接入翰林院,优秀者,养个十年,养成侍郎,原是可以的。大周的历史上,的确有科举十年便登上侍郎之位的先例。 只那人二十点状元,十年的时候,正正好三十了。也算到了而立之年,做侍郎虽年轻,也不会有人反对。 这也是大多数士林菁英该有的年纪。 唯凌昭凌熙臣,他十六岁便点了探花,他实在太年轻。太早把他推出去,老家伙们一定会压制他。 还得再养养。 未来将他养成侍郎,尚书,阁老。 当内阁里足够多的人是皇帝的嫡系时,皇权便能压制相权。 每个皇帝都希望能一言九鼎。 皇帝感到疲倦了。 他揉揉太阳xue,道:“当年金銮殿上,我一看到熙臣,就想,这不是上天给我准备的人,这是给阿尨准备的人啊。” “那孩子,身上生机太盛。” “他的年纪也正好辅佐你。” 太子道:“所以父亲赐他字‘熙臣’,其实对儿臣的期望?” 皇帝叹气:“我这辈子,注定是一个病弱无为的皇帝。” 太子气道:“别瞎说,早点休息吧。” 天家常无父子。年迈的皇帝也常厌恶年轻健壮的皇子,常常防备着他们。这些,史书都常见。 但皇帝和太子一直活在太后的压力之下。且皇帝早就明白自己不过是替那个女人坐龙椅的傀儡,他有着清醒的认知,更要在压力中保护住自己的长子——他妻子唯一的孩子。 这对父子可以说这些年是相依为命过来的。他们和民间任何一对父子都一样,有着很深的感情。 太子扶着皇帝去躺下,他蹲下给皇帝脱鞋子。 皇帝躺下,太子要告退,皇帝却忽然叫住了他。 “沈赫城的字也是我起的。”他说。 太子:“咦?” “他当年,父亲和两个嫡兄先后过世了,长房无子,二房子幼。家里就他一个成年男丁。那一年他和你现在一样大,才十九岁。” “他嫡母知道必须保住家里的爵位,掏空了家底去打点。” “可他,是个庶子。” “有人嘲笑,多大的脸,敢请恩准庶子袭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