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0页 (第1/2页)
“没有人会记得我。少年们开始读史的时候,翻到我这一页,便直接跳过,道一声:无趣。” “熙臣。”皇帝道,“我也想青史留名啊。” 他道:“你信里说的那件事,回去上个疏吧。别学他们藏着掖着,都只肯留给太子。你和太子都还年轻,有一辈子的时间,有做不完的大事。也分给我一件吧。” 凌昭抬起头看了皇帝一眼,又低下头去。 他动作很快,但皇帝依然看到了他眼中漫过的水光。 凌昭低下头去,伸手入袖管,抽出了一份奏折:“臣,未敢藏私。” 皇帝的眼眶热了。 內侍过去接过来,奉给皇帝。 皇帝打开奏折,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熙臣,我记得你十一岁就杀过匪人?” “是。” “你的字,怎又带着杀意了。” “臣以为,凡做事,当从开始便抱着必杀的心,见血的胆,方有成事的可能。若瞻前顾后,既怕杀人,又怕毁誉,不如不做。” “你说的对。”皇帝说,“这事一定要招人骂的。太子还年轻,正适合我替他做。” 皇帝竟然笑了起来,笑得十分欢畅。 “骂名,也是名。” “愚民之毁,于陛下如鸿毛。有识之士自会知道这是于国有益的。”凌昭道,“一时之毁,怎抵得史笔犀利,剖拳拳之心,留清白百世。” 皇帝点头,却又道:“你知道,她这样一个人,为何如此信佛吗?” 凌昭抬眼凝视。 皇帝道:“说是她十岁那年,有个大和尚为她看相,说她是,人上人。” “说她之上,再无旁人。” “她信了,一直信。” 凌昭道:“不过江湖骗子,骗钱罢了。” 皇帝大笑。 “我常常看着她想,她这样一个人,竟被,竟被那些僧尼哄得团团转。” “真天下第一可笑。” 皇帝笑得咳嗽起来。 內侍忙为他拍背,又喝水。 待气顺了,皇帝摆摆手,內侍退到一边。 皇帝道:“来人,起诏。” 小内侍便去唤了当值的翰林来。 翰林动作麻利,纸铺开,笔蘸墨,凝神等着皇帝的谕示。 皇帝道:“着凌昭凌熙臣,进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 左庶子比左谕德还高一级,正五品了。 正常的情况下,詹事府庶子、谕德都常用来给翰林官转迁。眼下的情况,就是在给太子物色他未来的朝廷了。 翰林院的同僚羡慕地看了凌昭一眼。 凌昭再拜:“臣,领旨谢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