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猜出花儿来也就是那样 (第3/4页)
闲的xìng命。” 庭院里一片安静,冬rì的阳光疏疏淡淡地洒了下来,照在这一对真率纯真、快意恩仇的另类皇族母子身上。 “如果父皇不能容范闲。”大皇子轻声说道:“我虽掌着禁军,只怕也起不到太大作用……也罢,大不了还对方这条命。” “没有这么可怕,你马上就是要成亲的人了,我怎么忍心让你去冒险。”宁才人盯着他的眼睛说道:“陛下的态度,你不用考虑,只是盯着东宫那边。” 大皇子心中似有所动,马上想到了某个问题,他虽是疏朗心xìng之人,却不是愚鲁之辈,半晌之后震惊说道:“如果只是叶家后人,父皇断不肯留下范闲,而看这几天的动向……只有一个可能!” 宁才人似笑非笑道:“终于猜出来了?娘也是这般想的,能让陛下不追究当年所谓的谋逆之事,甚至连太后老祖宗都保持沉默,只有一个解释,范闲不仅仅是叶家姑娘的儿子,也是……他自己的儿子,换句话说,范闲,就是世人从来不知道的一位皇子,是你的兄弟。” 大皇子面sè变得有些难看,双拳紧握,有些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半晌之后才迟疑说道:“难道……范闲真是父皇的儿子?那范尚书呢?……如果这些都是真的,为什么父皇当年要将范闲送到澹州?” 宁才人冷笑道:“当年?当年的事情谁能完全清楚,不要忘记范闲的母亲,可是让宫里最有力量的那两位妇人恨到了骨头里。” 大皇子眨了眨双眼,有些不敢相信这句话是从母亲的嘴里听到的,在心中忖良久,说道:“如果母亲都能猜到范闲的真正身世,我看宫外或许早就已经传开了。” “猜到就猜到吧。”宁才人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英气十足说道:“说不定这是院长大人愿意见到的,说不定整出这些事来,是他老人家在替皇上分忧解难,毕竟陛下大概也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这个儿子。” ———————————————————————皇帝怎样处治范闲?这是最近这些天京都官员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传言是真,范闲只有被索入狱一条出。如果传言是假,宫中也应该透过某种方式,比如封赏,比如口头慰勉之类的来消除影响。 传言越传越离奇,而监察院的反应,范府的安静,似乎都在证实着这条传言,范闲,就是当年叶家女主人的遗孤,问题是:宫中一直没有派人来抓他! 这事情就变得相当有趣了。 陛下保持着沉默,宫中保持着沉默,人们糊涂之余,开始猜测不止。朝官们本来都保持着聪明的平静,就连都察院御史们也只是小心翼翼上了几封奏章,讲述了一下京中流言,但陛下留中不发,官员也无可奈何。 这种猜测,随着一位胆大智商低的官员跳将出来,惹出了朝堂之上的一阵风波后,终于达到了峰值。 这位官员姓毛名阅良,乃是礼科给事中,负责审阅奏章,辩驳矫正出言不当者。这位糊涂官员本xìng粗直,一心向往圣人圆满之治,最见不得任何于朝廷颜面有损之事。关于范闲身世的传言在京都流传起来后,毛阅良完全傻到极点的忽略了同僚们的沉默,直愣愣地当朝进言,请陛下下旨训斥这等不实传言,还范提司大人一个清白名声。 朝堂之上,皇帝只是淡淡道了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愚民好事,众卿何须混杂其中,失了体面分寸。” 谁知毛阅良却是不依不饶,硬说流言对范提司官声有损,若流言为假,则应朝廷明文驳斥,若流言为真,则应依庆律追究范提司隐瞒朝廷、私入朝堂之罪,范府勾结贼人,心存不轨之罪。 即便这些流言荒诞不可信,但至少陛下为了朝廷颜面考虑,也应让两位范大人自辩一二,而且小范大人已经不适合再继续担任监察院提司一职,至于内库……这番糊涂混帐话还没有说完,陛下已经是大怒离座,吩咐侍卫将毛阅良叉了出去,痛打了二十廷杖,如果不是最后太后出面求情,只怕这位傻到极点的六科给事中,竟是要被陛下活活打死! 没有人知道,这位六科给事中身后的信阳背景,也没有人知道,陛下最后的怒意,来自于太后出面保人。 对于皇帝来说,他最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