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第一太子_第13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0页 (第1/2页)

    末了,他再感慨一句:可惜如今全面禁海。这等景象是看不到了。

    御舟到达扬州,一众随行官员已彻底被胤礽的故事“荼毒”。

    这日,康熙让梁九功去将胤礽请过来,一进门,当面扔了胤礽一本奏折,怒斥:“看你干得好事!”

    胤礽打开奏折一看,是李光地请求开海的进言。

    胤礽眼珠子乱转:“汗阿玛,李大人在十九年的时候就奏请过开海,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康熙怒瞪:“要不是你这些日子的故事,他能旧事重提?”

    胤礽撇嘴,朝中官员本就对开海禁海一事意见不一。没他,早晚也会提。他只是等不及,想拱把火而已。

    康熙冷哼:“这已是朕这几日收到的第三封了。”

    胤礽眼前一亮,嗯,这把火烧得不错。

    他踱到康熙身边,将奏折放回去,很自然地依着康熙坐下:“汗阿玛,去岁我军已攻克澎湖,郑氏大势尽去。此项威胁去除,汗阿玛已不必担心。

    “开海于民有裨,不谈商船贸易,便是沿海诸多百姓,也可借此营生,庶不至颠连困苦。就算有宵小惹事,我大清还有五千水师,尽可抵御。②”

    康熙沉默。

    胤礽从怀中掏出一份资料,上头是他从各部搜集来的,历朝历代开海运时贸易情况,其中利润可见一斑。

    康熙看完,尤为惊讶,嗤了一声,佯怒:“你倒是早有准备。”

    胤礽笑嘻嘻讨好,没有反驳,他道:“海运一开,皇家也可组织船队出海,既可与各国互通有无,又可与各国勾连政治。汗阿玛以为南师傅口中西方诸国或有可取之处?”

    康熙挑眉。

    “朝中不凡视西洋为蛮夷者,轻视鄙薄。但不可否认,他们在很多方面胜于我大清。若我们不听不看,不闻不问,自迷于天朝上国,与井底观天之蛙有何区别?大清在发展,焉知他们不在发展?

    “商船来往,彼此互通,也可知晓西方诸国现今如何,行何种政权,使哪样兵器。他们的知识文化,机械发明,我们都能了解。更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其长技,化为已用。知己知彼。虽以和为贵,但他日若有纠纷,不得不兵戎相见,亦可百战不殆。”

    康熙沉思半晌,说:“朕知道了。你回去吧。”

    胤礽点头退下,当夜便听闻康熙在船上召众官员商议,下旨开海。胤礽嘴角勾起,松了口气。

    御舟未曾在扬州停留,过丹阳、常州、无锡,一路到达江宁。

    江宁,便是后世的南京。胤礽上辈子的故土。

    御舟靠岸,胤礽难掩激动。码头上,当地官员早得了信,以江苏巡抚汤斌为首,等候在侧。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