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1页 (第2/2页)
全民排洋,是想回归到闭关锁国吗? 不,绝不可能! 胤礽看向胤禛:“从今天的情形来看,还算不错。” 胤禛心里神会:“我会让他们继续推进,也会注意把握好度。” “你办事我放心。” 胤礽眯眼,这弟弟果然好用! 胤祉:……我呢?合着我是来凑数的吗? 如今日这般的议论并不只发生在锦和茶楼,更不只发生在苏州。它以狂风之势席卷全国。 浙东某镇子上。 一位老人怔怔站在酒楼门口,酒楼内正议论着朱和潍与洋人之事。他没有进去,只在外头听了片刻。如今朱和潍的身份曝光,他所行之事众所周知。有关此事的议论从苏州传遍江南,甚至已经传往全国各地。 人人骂他不仁不义,又说其与明廷过往君王的差别,更是提到太子当日言论,以及其话语中对明廷透出的敬意。 老人眸光闪动了一下,又归于平静。 一个七八岁的童子拿着酒葫芦从楼内走出来:“爷爷,酒打好了。” 老人缓缓回神,牵上他的手:“那就走吧。” 路上,童子很是好奇:“爷爷,我听酒楼里的人都在骂那个朱和潍,他真的做了那么坏的事情吗?” 老人一顿,脚步停下,弯下腰与他平视,神色温柔却又严肃:“是。所以槐儿一定不能学他。” 童子点头:“爷爷,您放心,我必不学他。” “爷爷跟你说过,人活在世要无愧于心。有些事可做,有些事不可做。便是有所求有所欲,可行谋略可用手段,却不能丢掉原则与底线。就算诱惑再大,也不行。槐儿要记住了,记一辈子。不管日后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忘。” “好。我听爷爷的,记一辈子。” 老人嘴角上扬,轻轻勾起一抹笑容,拍了拍童子的头:“槐儿真乖。走,我们去东街的酱rou铺买你最喜欢的酱rou。” “真的吗?可是娘说我前两日刚吃了,不许我吃。家里银钱也不够我这般挥霍。我还得读书呢。” “没事,你娘若是问起来,就说是爷爷嘴馋买的。爷爷身上带了银钱。爷爷会教书,你爹爹也会,咱们家吃得起。” 最重要的是,如今赚钱比以前容易,猪rou卖的也比以前便宜。 老人看着路上行人的笑容,两边生意红火的店铺,神色怔忪,心下叹息。 不管怎么说,他不得不承认,这一代的帝王与太子将国家治理的不错,现在百姓的日子比前朝末年要好太多。 老人低头看了眼童子,大手牵着小手,不自觉握紧了两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