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5页 (第1/2页)
他不想南朝百年基业、五代人的心血,因为他几个儿子的斗争断在那里。可他同样过不了心里的坎,立太子不就代表他身体撑不住,快死了吗,这种自己诅咒自己的事,皇帝绝对不会做。 没立太子最重要的原因是,皇帝不知道立谁好。 他是感激沈隋旸救了他,但因为先皇后,他心里的疙瘩还没消失,不想这样便宜她的儿子。 但其他几个皇子,抛掉不入流的小聪明外,压根没有一处可圈可点的地方。把太子的位置交给他们,还不如直接等被蛮族灭国。 说到蛮族,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个蛮野小国,同南朝自古以来的恩怨。 南朝国界线同蛮族接壤,两国属于邻国,按理来说再怎么敌视对方,表面功夫还是得做的,可蛮族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蛮族自然条件不算好,靠游牧为生,时常进兵sao扰边关接壤地区,抢夺食物布料。 这一来二去的,两国矛盾越积越多,谁也看不惯谁。 近几年来,南朝和蛮族矛盾大到难以调节的地步,大小摩擦不断,边关三天两头传来打仗的消息。 但蛮族有游牧民族的缺陷,那就是凝聚力弱,sao扰边关百姓时都是散兵散将,成不了大气候。 南朝没有人把蛮族看在眼里。 而最近有些不同,据边关传入京中的最新消息看,蛮族这段时间各部都在举行商讨会,打算凝聚起来攻打南朝,占领南朝后,土地瓜分。 这让南朝大臣感到愤怒,他们觉得自己被这种小国家挑衅,是一种奇耻大辱。 皇帝也是这样想的,但当他四下找可以胜任的武将去边关打仗时,突然发现朝中居然没有一个能用的武将。 南朝在当今皇帝上位前,就有重文轻武的趋势,但并不是特别严重,还有先皇后父亲那种厉害的武将在。 可当今皇帝上位后,重文轻武成了潮流,文官武将本就互相看不惯对方,这样一来,文官排除异己就不足为奇。 不少武将一气之下卸甲归田,朝中陷入无将可用的尴尬境地。 边关守将是当初先皇后父亲的人,算是少数可以领兵的将领,但皇帝不放心他,迟迟不下决断。 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出现主张割地求和的人。 余钦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的说:“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别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还在想着怎么内斗。” 坐在案前陪他下五子棋的沈隋旸笑了,意有所指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真正有骨气的人能有多少,大部分人都是墙头草,换朝改代对他们来说,只是换了个效忠的主子罢。” 虽然有点现实,但这话说的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