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5页 (第2/2页)
两人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规矩上有所欠缺,我便让我的乳娘亲自教教她们的规矩,免得到时候坠了您的颜面。” 太子微微颔首,直说这样也好。 瘦马到底是瘦马,哪里及得上宫女有规矩? 等到了除夕刚过,到了康熙二十九年,太子便没心情再过问这两个瘦马的事。 准噶儿部的噶尔丹为了尽快喀尔喀蒙古,勾结俄国,表示愿意让出雅克萨,想与俄国结盟。 要知道,去年为了与俄国和谈,大清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思,如今就因为噶尔丹此举,全部付诸东流。 更可气的是,俄国答应了。 最可气的是噶尔丹于年初掠夺喀尔喀、致使边界大臣纷纷上书,请皇上赈灾支援。 皇上接到密折时,气的一晚上都没睡着。 噶尔丹如今已三十过半,却依旧骁勇善战,一年前丧妻之后的他更是胆大滔天请皇上赐婚。 当时可把荣妃与三公主等人吓得够呛,若论年纪,也就三公主最大,她们生怕皇上一道圣旨,将三公主送去和亲。 好在皇上并未下旨,是婉拒了噶尔丹。 一时间,朝中又是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和亲,说如今大清历经雪灾、洪灾,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哪怕迎战大捷,却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有人主张迎战,不然人人都效仿噶尔丹,各部作乱,大清哪里有这么多公主可以去和亲? 朝中是争吵不休。 胤禛难得与大阿哥有着同样的意见,主张打仗。 太子却在朝中主和,一来是国库并不富裕,二来是准噶尔部将士个个骁勇善战,若真的打起仗来,朝廷不一定有胜算。 索额图等人自然是处处以太子为尊,纷纷附和。 胤禛却是一言不发。 纳兰明珠等人却主张打仗……吵得是不可开交。 等到了私下,太子瞧见胤禛时连句话都没有,转身就走,可见是在因朝堂上的事情生气。 胤禛愈发觉得太子便是以后登基了也不会是个明君,只怕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回去之后便写了个折子,上面写清楚自己的意见,谁知道刚落笔,五阿哥就匆匆来了。 当初好吃懒做的五阿哥如今也大了,今年开始也跟着上朝,虽说他没有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多少也听懂了些事儿。 如今他更是道:“四哥,你为什么会赞同打仗?我觉得太子的话也有道理,这个时候打仗,不一定会赢,输的概率还挺大的。” 对大清将士来说这场仗打输了也就丢了脸面,毕竟大部分将士是八旗子弟,不缺吃不缺穿的。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