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十年代进城记 第74节 (第1/2页)
她就是嘻嘻嘻地不说话,笑容那叫一个灿烂。 虞万支哪怕不知道是什么事,也能大概说:“有点不怀好意。” 怎么能这么说呢,闻欣两根手指相互戳着说:“你看,咱家也没孩子,我这忙,但人又要礼尚往来的,对不对?” 虞万支总算是摸透她的意思,洗手后说:“送哪家?” 闻欣给他找出个提篮来,把几个门牌号都细细叮嘱过,从厨房的窗户目送着他下楼,忽然说:“真是好孩子。” 得亏虞万支是没听见,当然,他现在已经觉得自己很像孩子,毕竟这活真的都轮不到他这个年纪的人来做,但家里除他也没有更合适的人。 好在他并不怕生人,打交道上也算游刃有余,就是有几位长辈会调侃说:“小闻可真会使唤,把爱人都打发出来了。” 没什么恶意,虞万支实诚道:“我们是分工合作。” 好一句分工啊,都是有岁数的人,只恨他不是自家女婿,平添两分慈爱。 这个抓住他唠两句,那个逮住他问两声,让他有一种回老家过年的错觉,但还是顺利完成媳妇给的任务才回家。 闻欣已经是水开半天就等着下饺子好开饭,看到人就说:“路上停下来逗狗了?” 虞万支不解其意,啊一声说:“家属院还有人养狗啊?” 家家户户住得近,街坊邻居只怕会打起来。 闻欣忍俊不禁道:“我有一年帮我妈去送东西,就是停下来逗狗耽误时间,回家被揍了一顿。” 虞万支老老实实伸出手说:“你揍吧。” 闻欣反而有理道:“过年不打孩子。” 虞万支就是配合她一下,把厨房窗户关好说:“跟刘奶奶探讨了一下计划生育。”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是英雄母亲,有十个孩子,那真是见谁都得劝两句生孩子的好,让他快点要一个。 闻欣被催过不少次,偶尔也有点不高兴,但知道老人家都是这样,饺子下锅说:“她有一回跟我说生孩子跟下饺子差不多。” 就得一口气下去,先有三五个压压底才好。 殊不知时代已经不一样,闻欣现在觉得养活一个都够呛,毕竟他们手里头真没多少钱。 她道:“你这次接话,下次你看到她最好绕路,不然就没完没了。” 虞万支想到刚刚老太太那个劲就倒吸口凉气,也顾不上什么尊老爱幼,连连说:“绝对二十米开外我就掉头。” 可见是被吓得不轻,毕竟他十几岁就到东浦,外头没那么多亲戚,同龄的朋友们不会总说着这个事不放。 但闻欣是见怪不怪道:“你信不信,咱们现在要是在老家过年,你的头一准更大。” 虞万支还真招架不了这些,否则当时就不会因为亲生父母的絮叨选择结婚。 他咽口水道:“咱们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山高皇帝远也没什么不好,闻欣那点逢年过节就会出来思乡之情消散,认真道:“我觉得已经过好了。” 起码一年更比一年好。 虞万支过惯农历的日子,对他来说只有正月初一才是新的一年。 他回想起来,难得说:“行,那就新的一年继续努力。” 往常这种话都是闻欣嘴里说出来的,今天一时被抢白,没有更合适的词,只得批评他说:“拾人牙慧。” 虞万支冤枉得很,一挑眉说:“我是娶妻随妻。” 现在倒是很会油嘴滑舌,可谁叫他的眼睛实在好看,哪怕眼珠子这么略一转悠,都像在闻欣的心口戳一下。 她骄傲地甩辫子,乌黑亮丽的长发一如往昔。 虞万支摸摸她的发尾,好像还能想起来第一次见面的心动。 他松开手去拿碗筷,摆好后看桌子上琳琅满目的菜色说:“以后要都是这规格,咱们还真得多生两个孩子。” 闻欣自己做的菜就两个,深有同感地点点头,然后坐下来说:“反正你要多吃点。” 反正过年的意义就在于吃吃喝喝,好像眨眼到要复工的时候。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第54章 杂事 二合一 正月初七, 闻欣就开始上班了,主要是虞万支的加工坊接了个急单,他天天都要忙。 因此她有一种自己不能太悠闲的使命感, 寻思玩得也差不多,不如早日挣点钱。 但店门开着,进来的客人却没有多少,主要是这个季节有些青黄不接。 毕竟过年的新衣服才上身没几天, 买短袖又太早, 因此她特意给吴静打电话,想着能给店里清仓。 吴静仍旧是很好说话的样子, 只道:“看着办就行, 反正底价你都知道。” 又说:“应该没什么客人,你也不要太辛苦。” 闻欣倒不觉得辛苦,挂掉电话后把“打折促销”的红纸贴在沿街的玻璃上, 然后在店里看小说,等着有客上门。 不过顾客是一直没有,只有虞万支来叫她吃午饭。 他进来就说:“想吃什么?” 闻欣早上没事做,站在街边观察一下, 这会说:“小馄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