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2页 (第1/2页)
真心的、假意的, 皆是无意义的喧闹, 甚至有人因为没有蹭到红利,怀恨在心,反过来造谣言迟耍大牌。 但在短短几年席卷了无数奖项后, 在所有人都认为的巅峰期,她却直接放下了蒸蒸日上的事业,去国外留学深造,从此就淡出影坛。 回归却又碰上了这样的风波,几乎没有人觉得言迟还能再站起来。 一时间,仿佛能见到人间百态。 仿佛好不容易在完美的璞玉上终于找到了一处不和谐的“污点”。 从前将她捧高的人,此刻都恨不得将她狠狠踩入泥中。 于是,在一切证据都不明朗、抄袭根本就没有定性下来时。 无数的业内人士、大v都站出来锤死抵制,没有人再愿意为言迟说话。 《溺沙》的编剧和导演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新人,她带着剧本问过不少公司的出品方,都因为题材和剧情小众赚不到钱被回绝了。 一度到了穷困潦倒之时,却偶然被言迟看见。 言迟也参与到了电影的改编之中,更加和抄袭脱不开干系。 但《溺沙》的作者除了自己根本没有抄袭以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么高度的相似。 只因对方的电影发布甚至电子文档稿存档日期都比自己更早。 一时间,似乎陷入了僵局之中。 言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可似乎在这样的泥潭之下,她也开始思考自己演戏的初衷。 逐渐不知道自己继续代入别人的感情有什么意义。 在一片冷嘲热讽和对她人品和从前作品的质疑下,那篇影评如同一阵清流进入了言迟的视野中。 这个影评没有提及半点抄袭相关的事,文字也带着几分稚嫩,可以看出来,根本不是出自什么专业人士的手。 但就是这样朴素到简单的语言,却将《溺沙》中的每一处细节都找了出来,就连言迟深埋其中,甚至连自己都没发现的情绪也一一被影评的作者所感知。 不知道是认认真真看了多少遍才整理出来的。 她明显是言迟多年的影迷,在消失的几年中,她一刻也没放弃等待着言迟的回归与突破。 而在《溺沙》中,她真正看见了,言迟完成了自身破茧成蝶,从演别人到演自己的转变。 正是这句话突然点醒了言迟,或许最开始她是因为自己情感的缺失,习惯于演别人才开始演绎。 可这次,却是因为和《溺沙》强烈的共鸣。 言迟越来越能感知到,自己的心中,那为自己翻滚的感情。 这篇完全没有提到风波的安静文字,似乎也神奇地安抚了言迟的心。 为了自己也好,为了让这个固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