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皇后是朕小青梅 第69节 (第2/2页)
抚使是从四品,的确是“升任”。 但是,南衙府卫负责都城的防务。左镇抚使协助副指挥使,掌管南衙府卫人员调动,是个非常重要的实职。在定北城,指挥佥事可就没有这么高的实权了。 “好啊,好啊。如此,哀家去听经礼佛,可无忧矣!”太皇太后哈哈大笑,眸中满是赞许与欣慰。 楚正则的脸上并没有因为太皇太后的夸赞,而显露出过分的喜色,他冷静地道:“能让皇祖母高枕无忧,是孙儿大幸。”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老成的少年,慈爱地笑道:“那哀家这就跟太后听经去。陛下,你不着急先去看奏章,汤圆儿的信到了,看看去吧。” 少年帝王平静地应声,送太皇太后和太后起轿。 凤辇不疾不徐地在宫道上行进,太皇太后转头看了楚正则一眼—— 他的背影挺拔颀长,步履沉稳有力,只是…… 稍稍快了那么一些。 太皇太后含笑回首。 再老成的少年帝王,到底也是个少年。 * 楚正则从德诚手中接过信时,瞧上去也非常云淡风轻,只是拆信的手飞快。 薛玉润的信出人意料的薄,等楚正则打开信封一看,发现果然只有一张团花笺。 上面,画了一颗汤圆团子,圆乎乎的,还在掉眼泪,配了短短的一句话—— “皇帝哥哥,你难道更想中山郡王世子,而不是我吗?” 楚正则:“……” * 楚鸿兴被罚入定北军营的消息,不多时就传遍了整个都城。 薛玉润正和三公主、赵滢一起,去熙春楼请云音班。 三公主很是遗憾:“怎么长乐县主不能跟着一起去呢?” 赵滢看了三公主一眼,难得十分认同地悄悄点头。但她比三公主更晓事儿,有些困惑地道:“不过,去军营历练到底是罚还是赏啊?” 她顿了顿,道:“薛二哥哥也是去军营历练的。” 薛玉润莞尔一笑:“是罚还是赏,那得看中山郡王世子的造化了。” 赵滢撇撇嘴,无声地说了句话,薛玉润一眼就看明白了。 ——中山郡王世子的造化肯定不行。 薛玉润深以为然地点头。 毕竟,中山郡王世子的造化捏在了楚正则的手中。 从楚正则的信里看,他对中山郡王世子看起来没什么好印象。 而定北军营中,萧指挥使是她的大舅舅;麾下掌管练兵的薛指挥同知,是她的二叔;薛彦歌——千户统领——是她二哥。 可以说,定北军营从一开始,就是楚正则绝对的亲信。 或许定北军营里有中山王的亲信,可她二叔掌管练兵,对于中山郡王世子,要怎么练、练到何等程度,还不是楚正则说了算? 没准,中山王的亲信发现中山郡王世子孺子不可教,反而弃暗投明了也说不定。 薛玉润托腮,心情舒畅地掀开了车帘的一角。 长街熙熙攘攘,春风徐徐,裹着脂粉、蜜饯、rou饼……种种令人眼馋的香气,递来一段太平的盛景。 上一次,她和楚正则一齐逛长街,还是乞巧节那日。 她坐在马车上,揶揄地声声唤着“则哥哥”。 街上的小孩子们也觉得眼馋,踮着脚在包子铺前等着掀起蒸笼盖,你推搡我,我推搡你——薛玉润眼睁睁地瞧着后头的小男孩伸手拽了一下小娘子的辫子。 薛玉润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发髻。 她的则哥哥就从来不做这么混蛋的事儿。 薛玉润幽幽地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给她回信。 她是真的……有点想他了。 * 下马车时,薛玉润还有点儿蔫蔫的,惹得三公主狐疑地看了她一眼:“你怎么了?你难不成在为中山郡王世子难过?” 薛玉润:“……” 赵滢站在一旁,脸上想笑又不好笑,憋得一张脸都有点儿扭曲。 薛玉润无奈地道:“殿下,您这话可别被陛下听见了。” 薛玉润话音刚落,熙春楼的掌柜就毕恭毕敬地走了上来,跟她们见过礼后,单独对薛玉润道:“薛姑娘,月华阁请。” 薛玉润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月华阁。 从这儿,她瞧不见月华阁内里的情形,只能看到软纱的帷幔,随风轻飘飘地摇晃。 心旌随帷幔摇曳,喧嚣的人声仿佛如潮水而退,只能隐约听闻远处,花旦在婉转多情地吟唱:“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薛玉润的心忽而一悸。 第69章 三公主和赵滢都听到了熙春楼掌柜的话。 赵滢二话没说就往后退了两步, 唇边含笑,很有让薛玉润独自上楼的自知之明。 三公主可没有这个觉悟,她皱起眉头, 不满地问道:“就请她上月华阁?” 三公主话音方落, 薛玉润就听到了月华阁开门的身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