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公府佳媳 第109节 (第3/3页)
那些个小首饰,大约是桓荣这孩子实诚,见我忘了此事,不好意思白拿长房的东西,就送些礼物聊表谢意。” “若是想表谢意,直接给银子不成?非得送女子首饰做什么?其中分明有猫腻。”李mama被她一句“正事不干,成天盯着旁人一言一行的小人”给刺到,语气不善地插话道。 殷夫人皱眉看着她。 四太太道:“长房给桓荣做衣裳,桓荣回赠礼物,那是两房之间礼尚往来。给银子?真把长房的人当绣娘使?你缝衣裳我出银子?李mama你好歹也是婆母身边的老人,怎么越活越回去了?这种话也说得出来?” 殷夫人也道:“李mama是该好好学学规矩了,这好在都是家里人,若是在外人面前也这般胡乱开口,说的又都是这些上不得台面的话,丢的那可是婆母您的脸。” “好了,既然是误会一场,那就都退下吧!东西也拿走。”老太太沉着脸道。 殷夫人四太太徐念安等人行过礼,带着赵桓荣宜苏离开了令德堂。 到了外头,两房也没多说话,四太太带着赵桓荣回四房,殷夫人带着徐念安回嘉祥居。 “母亲,我就先回慎徽院了。”到了嘉祥居门口,徐念安向殷夫人欠身道。 殷夫人看了眼跟在她身后的宜苏,点头:“去吧。” 徐念安带着宜苏回到慎徽院,进了正房,屏退丫鬟,关上房门。 宜苏在徐念安跟前跪了下来,一个头磕到地上,哭着道:“对不起小姐,奴婢给您丢脸了。” 徐念安是真的没想到,一向周到细致的宜苏会犯这种错。她也不绕圈子,直言问道:“何时与他看对眼的?” 事已至此,宜苏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伏在地上哭着道:“就……他带着小姐和姑爷躲进荷塘那次。” “一共见过几次面?” “除去荷塘那次,只见过一次。去年中秋,奴婢没有跟小姐上街。留在府里的丫鬟得殷夫人许可,都去兰湖里放莲花灯,奴婢也去了。当时想着心事,走远了些,就遇见了他。他不慎在假山上刮破了衣裳,我说我给他补,补好了就放在那个假山洞中,叫他第二天晚上自己来取。过后我去看他将衣裳取走没有,却发现假山洞中放着一对金耳坠。那些首饰奴婢没想收他的,每次去放衣裳我都放在包裹里一起带去,可是他每次都又放回假山洞里。奴婢担心被旁人拿走,只得拿回来,本想着有机会见面亲自还给他的。” 徐念安看着她哭得颤抖的脊背,问道:“你做这些事时,想的是和他有个怎样的将来?” 宜苏摇头:“奴婢没想过和他有什么将来,奴婢深知自己与他身份云泥之别,只是……小姐,都是奴婢的错,奴婢只顾一己之私没有考虑小姐的名声,您发落奴婢吧。” “你何止是没顾及我的名声,你连自己的性命也没顾及。你先回去,今日之事靠着四太太圆过去了,你自己不要做傻事,否则便是陷人于不义。发落你的事,容后再议。”徐念安端坐在椅子上道。 宜苏给她磕了个头,仔细地擦干净脸上泪痕,起身慢慢退了出去。 徐念安走到内室,合衣倒在床上,一时有些茫然,一时又有些心酸。 宜苏是自小就跟着她的丫头,是她身边最周到最得力的丫头,她是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的,所以迟迟没能给她选定合适的对象。 但是赵桓荣,就算再不受重视,他也是公府公子,宜苏,她够不上。 想到难受处,她忍不住抬眸看了眼床里侧赵桓熙的枕头,惊觉自己嫁给他时间越长,在遇事时竟然有种变得越脆弱的感觉。不应该啊,她明明应该变得更坚强才是。 四房院落,四太太房中,也是窗门紧闭,赵桓荣跪在四太太跟前。 “你怎么想的?已经背了个克妻的名声在身上,难不成还想传出在府里与别房丫鬟胡搞的风言风语?以后叫我还怎么张嘴给你说亲?”四太太急赤白脸道。 赵桓荣直挺挺地跪在那儿,不动不语,木头一般。 四太太看他这样子就生气,不耐烦道:“从今后不许再与长房那个丫头见面,瓜田李下的,要知道避嫌。我保得住你这一次,不一定保得住你第二次!你回去吧,若真熬不住,房里的丫鬟随便收一个做通房便是了。” 赵桓荣这次开口了,“我不要。” 四太太眉梢一下子挑得半天高,尖着嗓门道:“什么叫你不要?你想干什么?我警告你,姝彤出嫁在即,这档口,我决不允许四房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别逼我把你关起来!” 赵桓荣向她磕了个头,道:“夫人既然知道为我说亲困难,这终身大事,不如就让我自己做主吧。” 四太太瞪眼:“你莫不是还想娶了那丫头?赵桓荣,你真是个傻子不成?” 赵桓荣道:“我将北上投军,绝不给四房脸上抹黑,只求夫人别再为我张罗婚事。” 四太太这下真的惊到了,向他确认:“你要北上投军?” “是,我读书不成,唯有一身武力,除此之外,别无出路,还请夫人成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