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7节  (第1/2页)
    随着这阵细雨的洒落。    神州大地上。    某些不为人知的变化也在随之悄然发生。    中科大。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科大同辐虽然没有高能对撞的相关设备。    但实际上。    除了对撞点的大型探测器和真空束流管外,可以认为其它设备与对撞机几乎一致。    这一设备加速后的电子能量最高为800mev,也就是刚到gev量级,因此同辐也经常承担一些加速测量。    今时今日。    科大物理学院的赵政国院士,便在率队进行着Λ超子横向极化的衰变测量。    众所周知。    Λ超子是质量最小的超子。    它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末在宇宙线实验中被发现,因质量比核子重而得名。    1956年,李老和杨老提出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建议通过研究超子的衰变检验他们的想法。    因此一直以来,Λ超子都是一个很前端的研究项目。    例如这一次。    赵政国团队前后历时三个月打磨方案,花费了近千万级别的研发资金,方才有了今天的衰变检测试验。    千万投入,就为那0.67万分之一秒。    此时此刻。    赵政国站在主控台,面色肃然。    去年的这时候,他也带队做过一次衰变检测。    当时挑选了57万份的衰变事例,但角分布做下来,能观测到的最大极化度只有18%。    这是国际上4年多前的水准,数据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属于绝对的滞后区域。    当时看着面前巨大的设备,赵政国感觉心在滴血。    他早在13年便当选上了院士,履历上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甚至连科技进步奖都得过。    因此他的心痛并非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真心实意的为浪费了如此多的经费赶到愧疚。    如今他再次带队挑战检测,哪能压力不大?    然而在此时。    地面上恰好下起了雨。    几秒钟后。    哐当——    不远处的分析室内。    他的一位学生忽然从中冲出,只见他飞快的舞动着手中的稿纸,语气激动道:    “赵导,有一份衰变事例的极化度达到了27%,Λ超子的衰变参数测量结果为0.770±0.005,反超子的衰变参数为-0.752±0.009!!!”    “数量我们用超算核验了三遍,咱们的最大极化度突破了26%,世界……首破!”    就在实验室陷入疯狂的同时。    视线再往外扩大一点儿。    千里之外的金陵大学。    一间有些凌乱的出租屋内,一位个子不高的女生正坐在电脑前,一遍又一遍的刷新着网页。    这是她花费大量心力所写的一篇化学论文,投稿的对象乃是一篇二区期刊,难度相对来说有些小高。    今天是常规回复的最后一天,无论如何都会有个结果。    若是这篇论文能过关,她便有机会以完美的成绩结业,今后人生的道路也会平坦许多。    就在刷新网页的同时,女生耳中忽然传来了一些细碎的声响。    她起身走到窗边,抬头看了几眼,讶然道:    “下雨了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