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 问鼎_第57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3章 (第2/2页)

继续说下去的机会:“我有过作战取胜的经验,并不是贸然来跟阿耶请战。何况,自前年年末的高丽灭国之战后,我也未曾停下继续学习兵法的脚步。”

    她很清楚,自己当时的成功里有多少是下属配合的结果,有多少是敌人对她小觑的下场,又有多少是因为,苏定方彼时已成功将渊盖苏文拖延在了蛇水之畔。

    所以当她身在辽东之时,李谨行和刘仁轨就是她获取兵法知识的来源,庞飞鸢和黑齿常之的作战汇报就是她的经验补充。

    当她在长安之时,太宗皇帝与李靖等人留下的兵书就是她的课外读物,而苏定方、李勣等人就是她的采访对象。

    这是一个何其惊人的教育环境。

    比起两年之前刚刚前往青州那时候,李清月敢很笃定地说,她又长进了太多。

    只是很可惜,还没有一场真正的战斗,来让她证明自己的这份进步。

    “阿耶,我也不是直接来见您的,这还击吐蕃的一战从何处展开,我已有了几分想法。”

    见李治有些慢半拍地点了点头,示意她接着说下去,李清月当即疾步上前,指向了他面前舆图的其中一个方向。

    李治凝眸看去,就见她指向的位置,乃是川蜀剑南道北部。

    蜀地?

    李清月振振有词:“我不要阿耶从关中、关内道调兵,只要阿耶给我一道敕令,让我能在剑南道的益州大都督府征兵。”

    想到今年途经洛阳之时孙思邈跟她提及的羌人归附益州之事,李清月出口的话中越发有了底气。

    她的目光也越发锐利逼人,仿佛真已自李治这里得到了出兵的许可,有了一份将帅筹谋的表现。

    “贞观十二年,吐蕃击败党项,随后入侵剑南道松州,与唐军会战于甘松岭。如今,吐蕃再度联络党项北击吐谷浑,我大唐为何不能效仿对方,自剑南道发兵,给吐蕃一个惊喜。”

    只是这一次,何处交战、何时交战,都必须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李清月指尖点了点地图:“阿耶若是准允,我即刻前往蜀中备战!”

    第176章

    蜀中啊……

    李治的目光顺着李清月伸手指去的方向看去, 流露出了几分沉思之色。

    这里确实与吐蕃接壤,却也是一条并不那么容易走的入藏之路。起码,比起陇右河湟一带的路难走得多。

    但诚如阿菟所说, 若唐军能从益州大都督府调兵,能大大减少对于关中、关内道府兵的征调,防止影响安西都护的战局。

    若将这样的一路兵马自此地长驱直入吐蕃、党项境内, 也正能给他们一个“惊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