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6章 (第1/2页)
朝堂官员随即看到,这珠英学士的考核当真是和科举选拔有些相似了。 “同样采用糊名制,同样分成帖经、杂文、时务策三项……” 只是在帖经的篇目选择上能够更加自由,杂文科可以用诗词替代,至于时务策,也会将选题更偏向于民生一些。 “只是修编《三教珠英》的话,需要考核到这个程度吗?”韦思谦在随同太子途经这份天后旨意的时候,便忍不住问道。 李贤也不知道。 “但起码,考核标准从严,便不会让抗拒此事的朝臣抓到弹劾的机会,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筛选出大批的入流女官,我阿娘在此事上必定有所考虑,不会让官场失序。” “太子这话所说倒也不无道理。”韦思谦点了点头。 对于李贤此时的慎重思考,理性作答,韦思谦也觉相当满意。 辅佐这样一位聪慧的太子,应当要安全也轻松得多。 恰在此时,自宫中行出了一辆有着天后规格的鸾车,让在场众人的交头接耳之声顿时一停。 但有些奇怪的是,当他们小心地朝着那鸾车张望的时候,却发觉在车中竟是空无一人。 “这是——” “这是公车礼聘贤才。”韦思谦的问话刚出,就听到在一旁有人回答了他的话。 他循声望去,就见安定公主正在一旁驻足。 “天后有意,效仿昔年和熹太后公车特征张子入朝一事,先以御车延请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子前来珠英院任职,以便让参与考核之人能有目标可依。” 虽说内廷宫人之中有德行与才干的不在少数,比如婉儿的母亲就是这样的典型,但这些因罪罚没入宫的人,显然不适合作为这个公车特征的对象。 韦思谦问:“那么不知天后所要召请的,到底是何人?” 李清月答道:“算起来,此人和韦左丞还有那么一点渊源。” “请公主明言就是。” “韦左丞有一位同族名为韦余庆,在去年六月病逝于巴陵,年仅三十二岁,他的夫人乃是先帝侄女新野县主与故中书舍人裴晖所出,有拟絮寒青之才,在音律、诗文、德行教化上都卓有成就。可惜去岁十月,韦君之子也病逝于家,只剩下裴夫人与其独女孀居于京兆,故而天后有意,聘请裴夫人与其女同入珠英院,不知,韦左丞以为如何?” 这位被公车特征的裴夫人,显然是个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她是李唐宗室与河东裴氏联姻所出,能堵住朝堂之上不少人的嘴巴。 她的丈夫刚刚去世,在此时被天后启用,不仅毫无后顾之忧,还能体现出天后对于朝臣的体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