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7章 (第2/2页)
到了一路自王都前来的大军护持后,赤玛伦也终于有了机会,着手派人去打探后方的消息。 她也终于从那些零散汇聚而来的士卒口中,听到了最开始的战败到底是从何处引发的。这么说来,好像她先前觉得对方长了翅膀飞过山涧,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她也随即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 在这些士卒的通传之中,无论是西面和信诚和尚对峙的那一路,还是她现在所在的方位,都没有直接迎来武周军队的大举进攻。 而是有一批人在士卒的保驾护航之下缓缓南来。 “那些人本该是我藏巴子民,”报信之人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们不仅投降了敌军,做了个该被挂上狐尾的懦夫,还前来宣扬他们在文成都护的手底下能过上什么日子。这是何道理!” 赤玛伦却不像是这人一般义愤填膺,而是问道:“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 在一处藏民的营地内,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为首之人见已有不少手持武器的青壮朝着他围了上来,这才轻咳了一声,拍了拍自己身旁的东西。 “奉武周太子之命,向各位做一笔交易。” 一个胆大的孩子不知在何时越过了人群,出现在了这板车旁,伸手摸了摸那袋子里露出一角的东西,仰头朝着来人问道:“这是何物?” 那人笑道:“这是棉花。” 第293章 “棉花?” “对, 就是棉花。” 棉花对于吐蕃来说,可真是个稀罕的物事。 此物的种植在印度确实已有了些规模,若非如此, 也不会经由海路送到广州一带,又被澄心将棉种送到京城来。 但与之相邻的吐蕃却甚少将它引入。 毕竟,棉花在寒冷气候居多的吐蕃难以存活, 若要让此地的藏民也能拥有棉花填塞的棉衣,必须长期维系和印度之间的贸易。这对于野心勃勃意图扩张的吐蕃来说, 未必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对棉花的处理工艺, 就算是在印度一带, 也依然处在相当简陋落后的地步,哪像是武周地界上—— 带上前朝,在棉花一道上, 俨然已有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和与之匹配的成熟工艺。 所以这些吐蕃的藏民看向这些棉花的时候, 和看到纯然陌生的新鲜玩意也没有什么区别。 但棉花的好处,就算因其实在陌生的缘故, 很难在三言两语之间说清,却还能用一种最直观的方式让这些藏民知道。 那就是穿。 “来,你来试试。” 最先凑到前头来的这个孩子没想到会突然被点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