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1章 (第1/2页)
赤玛伦抬眸问道:“那你现在是什么意思,觉得先前对他们好一些,让他们多会一些本事,现在就能不那么轻易地接受外来的消息和变革?” 可或许,知道得更多,才更容易被带到更为正确的路上。 就像此刻—— 当藏原之上正在掀起一场对奴隶的策反宣言,实现武周的文化渗透之时,在中原的土地上,也正在酝酿着另外的一场文化浪潮。 毕竟,此刻距离六月时候武周的第一场科举取士,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 一批新的人才已经经过了初步的考量,站在了朝堂之上,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子门生。 而印刷术也已在科举的考场上证明了其无可替代的地位,现在也合该在另外的地方发挥出作用来! 这一次,武清月也没非要等到正式凯旋之前,才将藏原之上的军情汇报到朝中,而是在大军突破了唐古拉山脉这道屏障之后,便已让人将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送向了神都。 所有人都知道,武周的对外战争又一次取得了胜果。 朝堂之上的变革背后,还有着一支常胜的队伍作为支持。 那么圣神皇帝所提出的东西,他们到底要不要持反对建议,最好是想清楚来回答了。 …… 太平摆弄着手中的纸张,好奇地朝着母亲问道:“所以此物的作用,就是让那些略微识得几个字的人,也能更为快速地获知天下的消息,知道该当做些什么事,才能为我大周效力?” “不错。”武曌回道,“你阿姊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报纸。” 第295章 “报纸?” 太平轻声念了念这两个字, 顿觉这名字虽是简单,却也当真恰如其分。 “报”这个东西,在方今的政务之中也算常见。 天下各地的消息, 并不只是到了年末朝集使齐聚入京的时候,才会汇总到帝王的案头。 天子诏令和其他的官方文书,需要由信使传递到各方州郡长官的手中, 各地的政务民情也需要汇总至京师官邸之内,都可称之为“报”。 那么当其被写在这些经由改良而来的竹纸之上, 不再以竹简绢帛等物作为载体,甚至还能在印刷术的助力下大批发行, 不再只是将消息往来于地方官员和中央之间的时候, 将其叫做“报纸”,也算是有其由来。 太平又听母亲继续说道:“还有,你说此物是为了让那些略微识得几个字的人能快速获知天下的消息, 为我大周效力,对, 但也并不完全对。” “这东西既可以叫做报纸,也叫神都月报, 将会在随后定期刊载发行。” “如果说,铜匦上书,是将消息自下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