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3节 (第3/3页)
是康西区域还在和硕特部固始汗以及当地众多土司手中呢。 不过这不重要,别说康巴省还算有一些实际控制区呢,就算是半毛实际控制区都没有的雪区,大楚帝国都已经提前设好了康西省,嗯,意思就是康巴地区以西地区的省…… 只是康西省并没有任命全职的巡抚,而是先让康巴巡抚兼任着…… 由此也可以看的出来,大楚帝国对青藏高原地区是势在必得的,不仅仅是康巴地区,连带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大楚帝国都要拿回来,并进行实际控制统治。 罗志学可没有想过,和传统的中央王朝一样,只是通过藩属国体系掌控这片高原地区,时间一久迟早都会产生各种麻烦事。 还不如直接一波横扫过去,把当地的所有土司也好,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好全部扫进历史垃圾堆,然后按照传统设立省,府,县各级行政机构,教化牧民。 通过持续改变他们的文化语言,穿着,生活习惯乃至到思想,再通过持续的通婚。 让他们从文化再到血脉上,都彻底变成无可争议的汉人。 这也是大楚帝国对外边疆地区的一贯政策! 尽可能的让当地人融合到华夏大家庭里。 多民族国家,天生就容易出现一大堆的破事。 尤其是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过低的国家,结局往往很悲惨,比如奥匈帝国……都直接崩溃了。 哪怕是主体民族占据优势的国家,内部往往也是有各种破事,尤其等民族主义觉醒后,一些非主体民族就会各种搞事,甚至谋求独立,搞大屠杀什么的。 臭名昭著的卢旺达大屠杀,就是典型的民族冲突。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卢旺达的两大民族,还是以前的殖民者们为了方便管理,直接以简单的外貌和体型强行制造出来的两个民族…… 哪怕是发达国家里也少不了这些破事,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英国的爱尔兰地区,甚至就连现在的苏格兰都想着玩独立。 罗志学可不愿意几十年后,自己的帝国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所谓的民族,然后谋取所谓的独立,那样可就太扯淡了。 所以罗志学和过去几千年来的老祖宗们一样玩融合…… 大家都是一个民族的,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破事,可以有力一起使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而这个融合过程里,绝大部分当地人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他们只要一口饭吃,能过上好日子,并不在乎上头的是皇帝还是土司又或者是什么汗。 更不介意换穿汉服,用筷子,说汉语。 甚至,他们还挺高兴能够生活在大楚这个文明国家的治下。 在大楚治下,好不好先不说,但是再怎么样,也比土司们当农奴强得多啊! 真正对融合政策有意见的,甚至有所行动进行实际反对的,还是那些当地实际掌控当地权力,有不甘心放弃权势的当地上层权贵们,比如土司什么的。 而这些人,也是楚军重点清剿的目标人群。 一边拉网式清剿下来,哪怕没能把所有反对者都直接剿灭干净,但是也能够摧毁他们拉以生存的根基,哪怕他们藏得好,但是余生里也只能和老鼠一样躲着过日子,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第574章 刻不容缓的医疗改革 承顺八年的大楚帝国,整体是平静的,哪怕是夏秋时分,大楚帝国连续在东北以及漠南蒙古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战争也只局限于在上述区域。 甚至在关内河北地区,除了可以在官道上经常看见一队又一队运输辎重的陆军运输车队持续往北边草原或东北而去外,其实普通人也感受不到战争的气氛。 战争,距离普通人太远了。 更关键的是,东北和漠南地区的战争看似规模浩大,楚军动用了大量的兵力,但实际上烈度并不高。 满打满算,楚军也就和东掳人在松花江南岸打了一场数万人级别的大规模战役,剩下的都是一些几百人,几千人的中小规模战斗。 这种看似规模浩大,实际上烈度不高的战争,对于大楚帝国陆军而言,也就是稍微活动了一下筋骨,更多的还是当场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顺带剿匪。 毕竟在东北区域的大规模战斗,其实也就和剿匪差不多的程度。 东掳人,在承顺七年以后,就已经不是大楚帝国的强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