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7节 (第2/3页)
高层因为地理因素,这才放松了对印度人军人的压制。 对于压制本身他虽然内心不喜,但是却也会说什么,甚至不会去反对什么……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地位,他才能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大楚帝国到底有多么的强大! 强大到让莱哈尔失去所有反抗的念头! 所以什么压制,反抗之类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莱哈尔很清楚:自己作为印度军团的军人,并且还是印度人里少有的同尉,这辈子想要有什么作为,那就不能回印度半岛去。 在印度半岛,他是楚国人防备的土著军官! 但是在非洲,他却是楚国人信赖的友军将士! 因此踏上非洲土地的这一刻起,他就没想过要活着回印度……回印度那破地方干啥,这一回去就得被楚国人拴上狗链子。 但是在外头,虽然自己还是一条楚国人的狗,但却是被松开了狗链子的狗。 虽然也需要听从楚国人的命令追咬猎物,但是却不用带着狗链子啊! 在这里,他能获得未来,甚至更为奢侈的尊严! 所以他老早就下定了决心:要么在这里闯出一番事业来,以后在这里安家立业,要么死在这片土地上。 这辈子是不可能再回印度的! 再说了,莱哈尔本身就对印度没什么好感,甚至是厌恶:那是一片给他带来了半生苦难的地方,他对那片地方没有任何的好感,更不想回去听人说:你莱哈尔哪怕当上了楚国人的军官,但还是个达利特贱民,不仅仅你自己是贱民,以后你以后的儿子,孙子还是个贱民…… 永远都是贱民! 如此印度,回去干啥?回去当贱民啊…… 而和他有类似想法的可不少,实际上来到非洲的印度军团第三团里,相当多一部分都是这么想的。 谁让他们都是贱民出身! 任何一个贱民,恐怕都不希望生活在种姓制度下的印度……哪怕是在大楚帝国控制下的一些印度半岛上的殖民地里,比如孟买。 大楚帝国在孟买并没有实施要地不要人的直辖领地政策,而是普通的殖民地政策,因此孟买里还是有大量的当地印度土著的。 既然有了大量印度土著,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各种种姓的人。 哪怕在孟买施行的大楚帝国的法律,可没有什么种姓制度,但是你架不住人家印度土著内部相互歧视啊…… 之前哪怕是哈莱尔这个已经在楚国人面前算是混出头,当上了军官的达利特,在孟买里也找不到任何一个中上种姓的女人当老婆……别说娶老婆了,那些高种姓的人连接触都不愿意和哈莱尔接触。 虽然哈莱尔手里有枪,拿的还是楚国人的枪,他们印度土著中高种姓的人惹不起,但是他们躲的起啊! 这就是一大票印度军团仆从军士兵们所面临的一个尴尬现状,他们因为当了楚国的仆从军士兵,给楚国人卖命,进而获得了物资条件的回报,也给予了他们内部的尊重。 但是依旧无法让他们获得印度人内部,尤其是中高种姓群体的认同! 而这种情况,又让印度军官的贱民士兵们,在印度当地执行任务的时候,尤其是对待中上种姓,哪怕只是首陀罗这种底层种姓的人,都会变得更加残暴。 老子现在有房有车还有钱,手里还有枪,你凭什么还看不起我? 砰! 让你丫的看不起我…… 嗯,基本就是这心态! 第784章 非洲的京观 哈莱尔随同印度军团第三团的士兵们被调到了非洲后,在摩加迪沙进行了换装以及适应性训练。 不过因为他们之前使用的已经是出口版的燧发枪以及出口版的野战炮等武器,相应的战术也是楚军里的步炮协同,步兵线列战术。 这些战术和楚军正规军里的战术其实都是一样的,因此印度军团第三团的士兵们进行适应性训练也很快速。 只需要适应并掌握了火帽击发枪的cao作基本就差不多了。 倒是哈莱尔这种低级军官们,还要进行额外的学习。 毕竟武器的不同,导致战术细节上是有所变化的,以往哈莱尔习惯的是己方的炮兵在五六百米左右的具体给己方提供火炮支援,但是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