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2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5节 (第3/3页)

郡,位于沅水之上游,于山岭间盘踞。部民分居于雄、蛮、酉、无、辰等五溪间,又多在澧中、溇中、充中等地耕作,兼畜牧、狩猎。”

    顿了顿,诸葛亮说道:“其间山水险峻,山深水疾,舟船不得上。往昔之时,后汉之兵征五溪蛮,其众狡诈,欺敌粮少,不晓道径,遂屯聚守险,以破后汉之兵。”

    “今欲降服五溪蛮,当迅速出兵,不可与敌久持,以免敌寇遏险而守,逼我军而退。不知诸位可有计策?”

    五溪蛮因生活在五溪周围,故而名为五溪蛮。然因生活在武陵,又可称为武陵蛮。

    五溪蛮曾多次叛乱与东汉展开征战,然爆发战争的原因,多是东汉王朝试图增其租赋,兴发徭役,其中马援便是因征讨五溪蛮而死。

    此前刘备治荆州,为了不与五溪蛮发生冲突,不收五溪蛮赋税,故而双方无纠纷可生。如今刘备已深治荆州,自然不允许五溪蛮存在,而是要将其降服,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

    黄忠捋着胡须,说道:“军师,五溪蛮盘根错节,以农耕为居,今可出其不意,兵分多路,袭取澧中、溇中、充中等地,亡其部民,五溪蛮将可平也!”

    诸葛亮轻抚羽扇,问道:“幼常可有见解?”

    马谡沉吟少许,说道:“军师,五溪蛮恃其险远,而不顺王化。今日破之,若不能得其民,则是前功尽弃、军师率军征讨,欲降其众,得其部民,充实户籍。”

    “故以谡观之,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此为用兵之道也!”

    马谡去年被刘备委任到越嶲郡出任太守,然马谡畏惧夷王高定不敢上任,在边县停留数月,毫无进展。

    见马谡不敢到越嶲郡上任,糜芳也是无话可说。然糜芳顾忌到其兄马良的身份,加越嶲郡确实荒废许久,高定逞凶作恶。

    糜芳权衡利弊,最终向刘备上表,讲述了马谡上任存在困难,表示越嶲郡暂时上任不了,可以调马谡回中枢。

    刘备见马谡无功而返,对马谡的本领也有几分了解。这次出兵征讨,刘备命马谡为参军,希望能让诸葛亮看到马谡的成色。

    “幼常所言颇是有理!”

    诸葛亮微微颔首,笑道:“攻心为上,需得蛮夷之心。然欲得蛮夷之心,当不可杀戮过甚。今欲降五溪蛮,当恩威并用,可兵分二路进军,夺其耕地,恩抚顺民,征讨逆贼,不消多时,五溪蛮将可归附矣!”

    第376章 擒纵收心

    战国时,武陵郡旧称黔中郡,因黔山而命名。然在西汉开国后,将黔中郡改为武陵郡。

    武陵从何而来?

    因辰阳县界与五溪蛮相接,汉兵破夷,刘邦望四海昌平,取‘止戈为武,高平曰陵’之意,故将黔中郡改为武陵郡,由此黔山也可称为武陵山。

    ‘沅芷澧兰’四水中的沅、澧二水流经武陵大山,中上游因武陵大山的地势崎岖,山岭众多,河流落差高,难以行舟。故唯有二水下游的临沅(今常德市)、澧县因位于平原地带,多汉民居住,较为富裕。

    五溪则多是沅、澧二水的支流,分布于武陵大山之间。而那些五溪蛮则多生活在支离破碎的山河谷地间,居谷地则火耕水耨,临江水则捕鱼伐林为生。

    诸葛亮于临沅屯兵,在深入了解武陵大山的地形后,决议兵分二路。

    武陵太守蒋琬与朱桓率兵六千,逆澧水而上,过充县、零阳入群山,即后世的张家界,征讨蛮夷。

    诸葛亮率黄忠、太史亨率大军,逆沅水而上,兵入壶头,降服五溪蛮大部。

    九月末,两军进发。

    蒋琬与朱桓进军顺利,在朱桓的指挥下,击破澧水蛮,诸蛮多有降服。

    主路方面,诸葛亮深思地理,了解五溪蛮分布之地,决定收复废弃数百年的郡治义陵县。

    西汉时,武陵郡治在义陵,然而由于五溪蛮的昌盛,攻破郡县,杀害官吏,占据城郭。义陵城则是被西汉废弃,下属乡亭归由辰阳治理。

    东汉初年,五溪蛮再次兴兵叛乱,武威将军刘尚中诱敌之策,冒进沅水深处,结果因粮草不济,而导致全军覆没。

    马援请求出战,遂率四万大军南征,于沅水大破五溪蛮,欲乘胜追击,直捣五溪蛮主要据点溆浦。然在壶头山被五溪蛮兵所阻,难以进据,最终打成拉锯战,马援也因暑疫而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