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7节 (第3/3页)
刘禅思考少许,说道:“自古以来,兴汉唯光武皇帝,能至长安者众,故当是兴汉难!” “哈哈!” 刘备捏了捏刘禅的脸蛋,笑道:“父若至长安,将可言兴汉也!” “太子虽是年幼,但却聪颖过人。王兄之后,将有子可继大统。”刘熙赞叹道。 糜夫人看了眼刘备,不满说道:“王弟错言,阿斗非太子,仅大王嫡长子。” 见状,刘备仅是抚摸着阿斗的脑袋,笑而不语。 糜夫人服侍刘备近二十年,唯生育一女。入江东之后,虽是太平下来,但糜氏奔波多年,致使身体不太好,常有小疾,加之年岁太大,生产有危险。 在糜氏犹豫之间,刘禅幼年丧母,归由糜氏抚养。糜氏视若己出,也渐断了生子的念头。在此之下,糜氏反而希望刘禅能成为太子。 得晓原委,刘熙拱手致歉,说道:“王兄,弟不知细情,望多见谅。” “无事!” 刘备握着刘禅的小手,说道:“今为家宴,明日为弟引见孤帐下文武俊杰。” “多谢王兄盛情!” 又聊了许久,见天色渐晚,刘备结束今日之宴。 …… 次日,刘备请诸葛亮、霍峻、庞统等亲信入宫,将刘熙介绍给众人。 堂内,刘备坐于榻上,众人按位次分坐左右。较往日之变化,刘备的身侧多了个小子刘禅,及琅琊王刘熙。 刘备指着刘熙,谓众人说道:“曹cao无道,已有篡位之心。琅琊王承蒙受难,南逃武汉,今诸卿当以礼尊之,不可怠慢!” “拜见琅琊王!”众人起身行礼道。 “不敢!” 刘熙急忙向众人回以尊礼,说道:“诸卿皆有兴汉之重臣,今熙初至武汉,当多叨唠。” “王弟客气了!” 刘备见刘熙如此谨慎,笑道:“孔明旧为琅琊人,与王弟当是同乡,今后若有不顺之事,寻不到为兄,可寻孔明。” “诺!” “亮见过琅琊王!” “熙见过军师。” 刘熙说道:“军师之名望,海内尽知。熙于中原多有耳闻,今日得见军师风采,果是不凡。” “谢琅琊王盛赞!” 在刘备的介绍下,双方互相认识。之后刘备让侍从上菜,在酒水的作用下,双方也都渐渐放开。 言到兴尽,刘备目光落到刘禅身上,再次问道:“寄奴,为父至长安,与兴汉熟难?” 刘禅眨着眼睛,稚气说道:“当是至长安难!” “嗯?” 刘备略有惊讶,问道:“昨日言兴汉难,今何以言至长安难!” 刘禅利索地从席上爬起,用他那小短手向刘备拱手行礼,说道:“启禀父王,今汉室已兴,但父王未至长安!” “咦!” 刘备面露惊讶之色,说道:“寄奴何出此言?” 刘禅扬声说道:“父王立基于武汉,今王侯来投,可见汉室已兴于父王也!” “汉室已兴?” 众人对视几眼,对于刘禅的聪颖颇是赞叹。 霍峻举起酒樽,笑道:“大王恩播四海,引宗王投效,可见曹贼之暴虐,已失人心。” 刘熙十分上道,恭贺说道:“王兄仁德之名,盛于中原。今汉室倾颓,天子为傀儡,汉室不在北而在南!” 刘备假意训斥,说道:“王弟不可妄言,今天子尚在!” “诺!” “呵呵!” 继而,刘备看向刘禅,大笑几声,满意说道:“孤兴汉室于吴楚,然兴平天下之责,当于此子身上!” “公子聪明仁爱,今当恭贺大王。”诸葛亮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