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节 (第1/2页)
俞韶笑着颔首,说道:“斥候归营晚了,多让诸君等候着急了。” “不晩!” 高翔摇头大笑,说道:“这比东行郁洲快多了,怎会晚呢!” 说着,高翔佯装不悦,说道:“倒是都督不相信我等,将我等蒙在鼓里。” “非是不信诸位,而是泗口魏军若无察觉,又不愿追击我军,此策则不可成!” 霍峻握鞭而起,环视众人,说道:“敌寇追击,泗口空虚无备,今计方成。” “传令各营收拾行装,立即返回泗水,乘舟舸南入淮水。” “诺!” 众人齐刷刷弓腰行礼,神色间尽是钦佩之色。 望着诸将告退的背影,霍峻嘴角难免扬起。 这种调动敌人的感觉,真就莫名的舒服。纵身处敌境之中,但他也能来去自如,转进自然。 “敢问大人,此用兵之法出自何处?”霍范请教道。 霍峻嘴角微扬,笑道:“兵书之中早已有言,善战者,制于人而不制于人敌。” “此为兵法之精髓,小子记之!” “诺!” 霍范深感钦佩,说道:“父亲三渡泗水,盖今后已无人能及!” 闻言,霍峻微微摇头,感叹说道:“我今下之用兵,仅得我师之皮毛。二者若比之,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大人之师?” 霍范惊讶不已,说道:“儿读史以来,用兵盖能及大人,唯或韩、白二君。不知大人之师,当为何人?” 霍峻面露推崇之色,说道:“你仅需知有人可将三万之卒,纵横于四十万大军之间,来去自如,无人能挡。” “以三万之卒纵横于四十万大军?” 霍范震惊不已,喃喃说道:“世间竟有如此神人,儿闻所未闻。” 霍峻拍了拍霍范的肩膀,说道:“既是神人,自当非你所能知。” 霍峻持鞭负手而行,唯有在风中留下‘三渡为名将,四渡为神人’的感叹之语。 霍范挠着头,满是不能理解霍峻所说之语。 第399章 神鬼莫测 四月十日,霍峻率军反身西行,重拾舍弃于泗水之舟舸。 傍晚时分,舟舸扬起风帆,顺泗水南下。为了尽快突出泗口,船队昼夜兼程,不敢耽搁时间,以免后续的曹军将士增援泗口。 昼夜而行,不比白日行舟。一夜过去至泗口,仍有不少距离。然随着白日的到来,舟舸行进的速度则是加快许多。 四月十一日,日中时分。 在泗口魏军惊恐的目光中,丁奉率二千精锐为先锋,乘小舟突进登岸,向那空虚无备的泗口营垒杀去。 面对丁奉的突袭,守备泗口营垒的魏军毫无防备,象征性地抵御几下,箭矢在天空中随意横飞。 在丁奉披甲持盾,身先士卒下,汉军奋勇当前,在轻松解决几名外围看守的魏卒后,泗口魏军争先恐后地往后逃窜。 仅一盏茶的时间,丁奉不仅率军杀入泗口营垒内部,还将魏军杀得大溃。 在扔下百来名尸体后,两岸魏军各朝着不同方向逃窜而去。 丁奉率军抢占泗口成功,立即开始拆卸横贯两岸的铁锁,破坏搭建在泗口上的浮桥。 在丁奉抢占泗口之后,高翔率部支援而来。在两军合力下,横贯两岸的铁锁被拆卸掉,重重的锁链在水流的冲刷下,被带到淮水中,继而消失在水面上。 封锁泗口的铁锁被全部拆掉,顿时引起两岸军士的欢呼。 泗口封锁被破,可归淮南也! 接着,为彻底打通泗口出入淮水的航道,丁奉亲选数百名善水之人,腰系绳索,潜入水底,将水面下的暗桩破坏。 花费一个时辰之久,在舟舸大船抵达前夕,将水面下的暗桩全部解决。 半响后,数百艘战船从出现在泗口上游,在水流的作用下,舟舸汇入淮水。 得入淮水的瞬间,舟舸上的汉军士卒为得逃生天而高声欢呼。 望着滚滚东逝的淮水,霍峻微吐了口浊气,心间的阴郁之情瞬间消散。 半个多月的奔波,水陆行军合有千里,西奔东进,其间过程虽有些曲折。但总算让大军全身而退,其间斩首孙观,杀俘三四千人,也算小有成就。 蒋济心中激荡,感慨说道:“昔见淮水,自觉平常。然今时再见,得有鱼入江水,遨游自在之感。” 顿了顿,蒋济问道:“都督,我军今入淮水,不知往何处进军,向西与大王汇合,亦或是撤至淮阴休养?” “进军?” 闻言,霍峻望水而笑,似乎对蒋济的提议并不认可。 “莫非都督另有他策?”蒋济问道。 霍峻手指泗口营垒,笑道:“今泗口之围已已解,魏军有何可畏?我意于此屯营,向曹cao索取劳军之费!” 开玩笑,曹cao害得霍峻东走西奔这么久,不向曹cao索要点精神损失费,这岂是霍峻的风格? 神人四渡赤水,因大军围剿,不得已走入云南。自己得出重围,后有大军保障,若不趁机获利,岂不可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