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1节 (第1/2页)
“嗯!” 司马朗点了点头,说道:“今当保重身体,切记当按时服药,不可遗忘。” 说着,司马朗将五人量的药剂交予军士,叮嘱说道:“按时煎药,多饮药汤,当能痊愈。” “多谢使君仁德,我等感激不尽!” 军士们弓腰行礼,向司马朗表示由衷的感谢。 离开前,帐中飞舞且在嗡嗡直叫的蚊子,正在司马朗周边游荡。 听着嗡嗡叫的蚊子,司马朗以手扇风驱赶蚊子,随口说道:“帐中蚊虫太多,宜当驱赶,以免休息不宁。” “多谢使君关心!” 在军士的恭送下,司马朗领着侍从走出营帐。 行走间,司马朗顿感手背瘙痒,仔细看了眼,原是不知何时被蚊子咬了一口,手背上起了个红肿。 “好痒啊!” “江淮蚊虫怎如此之多?” 司马朗挠了几下,烦闷说道:“今后当寻艾草制成香囊,以驱蚊虫。” 被蚊虫烦恼之时,侍从来报,说道:“使君,仲达主簿正于营外恭候使君,言有事情纷说。” “善!” 得知弟弟来找自己,司马朗放下手中的活,前去招待。 帐门口,见兄长衣着简朴,身袭粗衣,如寻常百姓般打扮,司马懿说道:“兄长何以如此穿戴?” 司马朗笑道:“不以身作则,何以与将士同心?今虽无药方,但安抚之下,患病军士无不感恩,此便足矣!” 司马懿微叹了口气,说道:“今日懿听旁人言,陈琳、徐干二人已亡,大王命人就地安葬。兄长以身作则,为众人之表率。但疟病凶险,兄长当不可久留营中。” “去世了吗?” 闻言,司马朗神情略有悲伤,但又有些许习以为常。 “唉!” 司马朗叹气说道:“望医师早得治病之法,若这般下去不知将亡多少人?” 司马懿将手中的行囊,交予司马朗,说道:“兄长,大人闻你我南征,命人做了两套夏服送来。” 司马家多有长寿的基因,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出生于桓帝时期,历经汉灵帝,董卓乱政,郭李之乱,至今已有六十九岁。 司马朗捧着衣物,向北面鞠躬行礼,说道:“多谢大人关心,惜儿远在千里之外,不能看望大人。此役若止,儿必尽孝于大人膝下。” 司马懿趁机插嘴,说道:“据斥候所报,刘备已有撤军迹象。若无偏差,大王见刘备撤退,将会休兵不战,你我不日或将可北归也!” “善!” …… 疟病之下,无论是达官显贵,亦或是底层军士,皆众生平等。不仅是建安七子的陈琳、徐干同日病逝,亡于疟疾之手。 之前身患疟病的鲁肃病情愈发变重,纵得刘备叮嘱让医师百般医治,也不见其丝毫好转。 八公山大帐内,鲁肃躺在榻上,面容憔悴,嘴唇发白。因高热产生的痛苦,将折磨鲁肃折磨着辗转不安,呻吟不止。 “啊~” 侍从摸着鲁肃高热的额头,担忧说道:“杜医师,家主高热不退,今下当如何是好?” 从武汉千里迢迢赶来的杜度带着面巾,伸手为鲁肃搭脉诊断。 感受着鲁肃无力的脉搏,杜度眉头紧皱,说道:“鲁都督身患疟病,非寻常药物可治。今病至末期,纵我师在世,亦难为鲁都督医治。” 说着,杜度放下鲁肃的手,说道:“恕度无能,医术不精。有违大王之令,无法医治鲁都督。” 侍从跪在地上,哭泣说道:“医师有起死回生之能,今天下能救家主者,唯有杜医师。还望医师不弃,寻法救治。” 杜度扶起侍从,无奈说道:“某奉大王之命,为鲁都督救治,怎敢不尽心尽力?仅是疟病凶险,今又病入膏肓,度已无法救治。” “医师?” 侍从还想恳求什么,却被病榻上的鲁肃打断。 “咳咳!” 鲁肃微睁暗淡的双眼,无力说道:“生死属司命之所管,岂是人力所能变,今不必强迫医师。” 杜医师背起药囊,叹气说道:“鲁都督,恕度无能了!” “多谢了!” “家主!”侍从哽咽说道。 “拿些水来!” “诺!” 鲁肃望着帐顶,惆怅说道:“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