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0节 (第3/3页)
露急色,持扇出列,说道:“前将军有经纬之才,故性情多思。若前将军知大王召其入京之故,以其之心性,思虑顾忌,此将大坏君臣之情谊!” 如诸葛亮所言,霍峻因了解得太多,真就会想得太多。作为后世人的他,对于各种大将被君主谋杀毒害的案例可谓是耳熟能详。如被卸掉兵权,被召入京,真就难免多想。 刘备猛地停止踱步,脸色不喜不怒,问道:“孔明有何见解?” 诸葛亮沉吟良久,说道:“大王何不如通书信与前将军,述以衷情,看回信言语。时书信询问庞都督,近月江淮之变化。” 说着,诸葛亮认真说道:“前将军虽爱名利,但却非反复之人。大王既信前将军,便不可轻疑之。” “是啊!” 刘备颔首而叹,说道:“无仲邈则无孤今日之盛,孤以诚待仲邈,仲邈必以信待我。君臣轻易相疑,何以成大事乎?” “今宫府之中,不可妄传谣言,违背当罚。” 见状,张昭低头而叹,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第415章 淮南王 合肥的冬夜,寒冷且又寂静。经过数日的下雪,城郭内外早已被皑皑白雪所覆盖。 月光洒在窗台上的积雪,映照着橘黄色的烛光。冷气想侵入屋内,却被屋内火炉燃烧的暖气所驱散。光线透过窗纱,隐约可见屋内的人影。 大乔持剪刀剪掉多余的烛芯,屋内顿时又亮堂了些许。 “融雪天冷,夫君宜当早歇了!” 大乔细步至案前,将下掉的大氅重新披在霍峻的肩上,柔声说道。 霍峻握着大乔的柔荑,说道:“为夫尚有要事处置,你且先回屋休息。” “还有多久?”大乔问道。 “待子通先生至,浅谈一番便好!” 霍峻拍了拍大乔丰润的臀部,笑道:“快去为为夫暖床。” “那妾先回屋了。” 待大乔婀娜的身姿,消失于屋内。霍峻拿起刘备的书信,重新浏览信上的内容。 武汉中盛传他欲受封淮南王之事,不仅是城中官吏多知,连府上的妻妾都已知晓。步练师则是担心出了什么事,让人送信与霍峻,将城中变化告诉于他。 收到步练师书信不久,他又收到刘备询问近况的书信。 信中,刘备没有多说什么,仅是问候了下霍峻的身体,进而聊及甘宁的身体。巴雨阴冷,甘宁因风湿关系,腰腿疼痛,难以行走,要时需人搀扶。已无昔日水上万人敌,驰骋江水之风采。 书信言语间,刘备唉嘘旧人多走,今岁不仅走了鲁肃,追随他多年的孙乾也因疾病离世。老友简雍也卧病于榻,盖不知病情如何。 寥寥两三百字透露出刘备对旧人老逝的不舍,以及唏嘘他年岁渐长,身体精力每况愈下的状况。 若是不知底细之人浏览书信内容,怕仅多是感触。然得有贤妻步练师的及时通报,霍峻心中则是有愁思。 曾几何时,那些仅能在史书上多见的故事案例,今时竟在他身上发生。 那一时刻,霍峻内心是混乱的。各种历史人物,无论是相似,亦或是不相似,在那瞬间涌入霍峻的脑海。 司马懿、曹爽、诸葛亮、檀道济、安禄山、李靖、郭子仪、李光弼、岳飞、吴三桂……之流,其故事轮番出现。 历史故事归历史故事,仔细深思后,霍峻也渐渐冷静下来。 每人的背景、心性不同,其所面对的君主也不同,岂能一概而论。 刘备多想吗? 说是没多想,那纯粹是骗人,否则就不会寄书信了。 说是猜忌,可以肯定刘备也没过多猜忌,否则就不是书信,而是传令他入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