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3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节 (第2/3页)

不日便至武汉,拜谒大王。”

    刘备脸色微正,佯装不悦,说道:“蒋干已亡,王印抵京。孤已知此为曹cao之计,仲邈又何需亲自入京?”

    “启禀大王!”

    霍范不卑不亢,解释道:“今正旦不日将至,臣父许久未见大王,欲亲自入京拜谒。且臣父言,淮东布防初有头绪,需见大王禀报。”

    “也罢!”

    刘备露出笑容,说道:“料思念之语,孤亦有些思念仲邈。但江淮无人守备,恐是不妥。”

    闻言,庞统晓得刘备之意,拱手说道:“启禀大王,统于江淮尚有公务,今需回淮理事。”

    “那便有劳士元奔波了!”刘备说道。

    “诺!”

    众人退下后,刘备盯着案几上的淮南王玺,独自发起了呆。

    倒不是他觉得王玺有什么异常,而是仅觉得当下的爵位不够用了。

    汉代以降,凡人臣爵至县侯已是常态,公、王不能轻授与人臣,唯食邑数目各有不同分别。

    增食邑而不涨爵,千户可为县侯,万户可为县侯,其间无分别,何以显示功臣尊贵?

    等到他称帝之后,何以封众人?

    及他子辈有朝一日,三兴大汉,何以封功臣?

    将县侯升到公,届时哪有忠心臣子敢接受?

    唯cao莽之辈无所畏惧,甚至渴望更进一步。

    就不知能否改爵制,将公拆掉,分为刘姓公,与异姓公之别,用于封赏功臣。

    “大王,淮南王玺如何处置?”侍从问道。

    刘备思绪被扯回现实,随口说道:“将其融成金水,铸为金器回赐有功之文武。”

    “诺!”

    ……

    且不言刘备因淮南王一时,生出改爵制的念头。霍峻今下已抵达庐江马场,为刘备挑选正旦贺礼。

    庐江马场组建于建安十二年,至今下建安二十二年,已有十个年头左右。

    从彼时的四、五百匹骏马,经过饲养与扩充,今下已有四千多匹骏马,是为南汉第一军马场。

    当然不仅是庐江地区有养马,在刘备的大力发展下,在巴蜀、荆南也设有军马场。荆南马场组建不久,马匹数量较少;巴蜀因临近陇右、南中,马匹数量居中。

    从去年起,三座军马场每年可以为南汉提供约有千余匹的合格战马,加上南中、陇右、辽东三地的战马贩卖,南汉可以有近两千匹战马入军。

    当然考虑作战消耗,以及配备到各部军队。实际而言,各部的战马数量并不多。

    与曹魏较高2-10:1的步骑比相比,南汉的步骑比在10-20:1之间,两者相较,着实有不小差距。

    庐江马场,马厩内。

    骑监张承摸着白马的浓密的鬃毛,却见其四肢修长,筋骨矫健,肌rou分明,喷鼻甩头间,鬃毛四散,尤为神骏。

    “都督,我庐江马场中,论神骏、魁梧,无出此马者。不知都督以为何如?”张承说道。

    张承善识马,有育马之经。早年霍峻组建马场,则由张承出任负责人。

    十年来,庐江马场的组建及由扩张,皆出自张承之手。随着庐江马场的渐渐出名,张承也因善相马之名,著于南汉。每岁多有大族请张承相马,或是帮他们选马,其名声多是崇高。

    然不论张承名声有多么崇高,今面对老上级霍峻的亲至,他都必须亲迎。

    霍峻摇了摇头,说道:“可有看似为寻常之马,然实为千里马。此马之能,非善晓马性者,不足以识之。”

    “这?”

    张承思虑良久,说道:“确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