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3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6节 (第2/3页)

怎就冥顽不灵,聚众叛乱,欲挟天子南下,何其为愚也!”

    曹cao真就又气又恼,这些许昌臣子就不能安生吗?

    连屯田兵都打不过,还想着挟持刘协南下武汉,真就让他想笑!

    莫以为刘备真有兴汉之心?

    估计刘备没有兴东汉的心,却有兴自家汉室的想法。

    刘协真到刘备手上,过不了多久,不是死于非命,就是坐船过江时,沉江而亡。

    “今许昌城中形势如何?天子可有受伤?”曹cao问道。

    自曹cao平河北后,为了减少刘协的影响,便挪到邺城办公。今曹魏的政治中心不在许昌,而是在邺城。

    迎奉天子的许昌,则由丞相长史王必全权负责。

    丞相长史王必虽寡有人知,但早在曹cao于陈留起兵时,便追随曹cao左右。

    曹cao占据兖州后,封王必为从事;后曹cao命王必出使洛阳,立有功绩,迁至主簿,随军作战;曹cao于下邳擒获吕布,不仅是刘备欲杀吕布,时王必也劝曹cao杀吕布。

    追随曹cao数十年间,王必虽无过人才略,但胜在忠心。这也是为何曹cao将大本营北移在邺城后,王必则负责起许昌事务。

    司马懿摇了摇头,说道:“吉本、耿纪等人不过乌合之众,虽谋划周密,但行事不严。至天明时,众人兵马分散,被王长史击败。天子居于宫中,安然无恙。然尚有余众潜于许昌城中,未被察觉。”

    曹cao冷笑几下,说道:“看来许昌城中有意襄助叛贼者,应当有不少。”

    负手踱步,曹cao对刘协这个烫手山芋,烦得不行。

    ‘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策虽好,但却有利有弊。

    早些年他因迎奉天子,积攒名望,席卷兖豫,群贤争先投效,从而实力激增。

    官渡之战时,他能与占据河北的袁绍扳手腕,多亏手握天子,通过施展外交手段,拉拢关西诸将,挡住并州攻势。

    然随着他统一北方,与刘备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天子逐渐成为烫手的山芋。

    曹cao欲模仿王莽,通过进公、称王,进而取代汉室。然走到魏王后,他却心生犹豫,不知要不要往下走。

    今下吉本、耿纪、金祎在许昌掀起的叛乱,似乎推着他往前走。不取代汉室,他的魏王国势必长期被汉所笼罩。纵他怎么安抚人心,盖无知士吏或许会以为今下仍是大汉所有之天下。

    “请大王息怒!”

    孙权似乎看出来曹cao的烦恼心事,说道:“吉、耿、金等人起兵叛乱,多是大王寡镇许昌,而汉帝久居许昌。汉帝长久施恩下,难免有不得志之人,阴连外人,蓄意反叛。”

    “今下之策,大王宜当借机,彻底铲除蓄意不轨之人,以防许昌再起叛乱。如招许昌诸臣入邺城,暗查是否有臣吏参与此谋逆之事,尚不被王长史所察。此策虽不治根,但却可治表。”

    曹cao瞥了眼孙权,淡淡说道:“孤欲治根,又当如何行之?”

    孙权躬腰低头,说道:“汉室衰微,得大王匡扶,方初安天下。然汉帝不识大王之恩,常欲阴连外臣,谋害大王。今下欲铲除不轨之人叛乱,唯大王顺奉天命,行效三代之德政。”

    相较前两次的言语反对,这次曹cao却是沉默不语,心有多思。

    孙权所说之语道出了今下的本质,不是忠汉之人多,而是刘协作为天子,从法理上统治着天下。

    纵他是傀儡,他始终是天子。为摆脱刘协的影响,不得已放弃老巢许昌为政治中心,而是选以邺城为根基。

    刘协身在许昌,不论曹cao怎么监视,刘协都可向下施恩的空间,谋划大饼,吸引他人投效。也就是说刘协不死,今后还会有叛乱发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