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马_第33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节 (第2/3页)

盖诸卿多有辛劳。”

    “近年以来,得天子恩幸,孤受封魏王,多在邺城。许昌之事,唯赖诸卿负责。今孤借平许昌之乱为机,招诸卿至邺城,是为设宴以劳诸卿,望诸卿兴尽而归。”

    “多谢魏王!”

    见曹cao似乎没有追究吉、耿叛乱之意,许昌诸官长出了口气,那些如金祎暗中应和的官吏,也放下忐忑的心。

    转身上阶间,曹cao向孙权使了个眼色。

    领悟曹cao之意的孙权,上前一步,笑道:“吉、耿乱许昌,时有城郭被焚,据王长史所言,是夜当有不少卿吏出仆人以击贼救火。今大王念有功当赏,欲奖出仆人击贼救火者。”

    “击贼救火者,立于红旗之下;闭门无功者,立于白旗之下。”

    说着,孙权加重语气,强调说道:“大王虽不愿细察,望诸卿自凭功绩择旗,不可虚报功绩。”

    “这~”

    望着渐行渐远的曹cao,许昌诸卿多有迷茫,互相攀谈,盖不知怎么选择。

    韦衡自觉地站到白旗那侧,那晚许昌混乱,他闭门自保,没有参与吉、耿叛乱。

    至于为何不选红旗,显示自己那晚有功,韦衡觉得没必要。区区钱财封赏,连那曹cao都走了,站红旗那边没有多少意义。而且站在旗下,被人知道自己没有击贼救火,岂不让人笑话。

    韦衡的选择倒是痛快,杜禧则是犹豫不决。

    那晚叛乱,杜禧有发仆人参加,今不属于任何一边。为了以免引起曹cao的猜忌之心,也为了更好与仆人的口供对上,杜禧选择站向红旗那边。

    几个呼吸间,许昌诸官各自立于红白二旗下,却见站在红旗下者寡,立于白旗下者众。

    站在白旗之下的汉官,有宗正刘艾、大司农王邑、卫尉韩斌等早年与曹cao互通的高官。

    见红、白二旗泾渭分明,孙权笑容愈发灿烂起来。

    少顷,曹cao所派的侍从,顺着台阶下来,传令道:“立于白旗下者,魏王有令,登台赴宴。”

    “诺!”

    刘艾、王邑、韩斌等人领着许昌诸卿,排列整齐,徐徐登台。

    半响后,在红旗汉臣的眼神中,孙权露出森白的牙齿,说道:“奉大王令,将红旗下则全部拿下,交由校事负责审讯。”

    “什么?”

    杜禧神情大变,今时的他方是醒悟过来。

    曹cao哪里是欲犒劳他们,而是名为犒劳击贼救火者,实则要找出如金祎那般,暗中相助许昌叛乱之人。

    毕竟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那晚许昌动乱,叛军有千余人之众。那三、四家的仆人、杂役相加,其之数目根本达不到千余人,势必还有其余士族暗中襄助。

    那晚情况复杂,正常人都会躲在家里,唯有事先之前谋划之人,才敢出门帮助。

    当然真有帮助曹cao击贼救火之人,王必在病逝前,早呈上一封名单,上面写了两、三家真正助曹之人。

    校事审讯红旗诸官,对助曹之人多是走个流程,不在王必名单上的人,当会严加审讯,揪出参与叛乱之人。

    至于何为校事?

    是为曹cao手下的情报部门,如明之锦衣卫,是为曹cao之爪牙,专门用于抓捕违法乱纪之人。如彼时曹cao下令禁酒,徐邈暗中喝酒,被校事所察。得幸鲜于辅劝谏,曹cao才饶过徐邈。

    盖或是得知难逃一劫,杜禧破口大骂道:“曹贼恨吉本无能,不以聚众人。若是换我而来,刘备已入许昌尔!”

    “啪!”

    校事赵达用那刀鞘狠狠地打在杜禧的脸上,瞬间口腔出血,疼得杜禧说不出话来。

    贾诩望着台下发生的这一幕,心中感叹不已。

    魏王虽文治武功昌盛,且又功盖中夏,威震四海。但可惜崇诈权术,官畏其势,民畏其威,不怀其德也。

    今下之形势,盖是魏王自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