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0节 (第3/3页)
庞统微微挑眉,冷笑说道:“贼人冥顽不灵,看来需下点猛药!” 说着,庞统看向蒯祺,说道:“有劳蒯君出面,持曹军败旗渡江,从子明将军旧计,言语半真半假,诱降襄阳守将吕常。吕常若降,则樊城必降也!” “诺!” 蒯祺不含糊,即刻起身,向庞统行礼而退。 浓雾重重下,蒯祺领侍一人,乘小舟渡汉水,至襄阳城外求见吕常。 吕常,南阳博望人。其初为刘表帐下武将,与襄阳诸氏多有联络。因蔡瑁搭线之故,吕常率部曲投效曹cao,被封为厉节中郎将。 及曹cao南征江汉,因吕常为南阳人士,熟悉荆襄地理,则被曹cao委任为章陵太守,坐镇随枣走廊。 今吕常虽困守襄阳城一年有余,但却他与城中将士并没多么过度忧愁。毕竟在这一年多里,南汉并没派兵攻打过襄阳,仅是监视吕常的动作。 得知蒯祺前来求见,吕常初是惊讶,继而则是命人放旧识蒯祺入城。 此时的吕常在城内开辟的菜圃间劳作,持锄翻土,为来年的春天做打算。 看着忙于菜圃的吕常,蒯祺笑道:“吕君好生惬意,荆襄战火连天,君且能cao持菜圃,端是不易。” 见到旧识蒯祺,吕常放下锄头,请其入亭,无奈说道:“襄阳犹如囚笼,令我难出。纵汉北战火不休,我亦无能为力施展。被困襄阳时有一年之久,粮辎半空,为长久计,何不如于城内耕作,以待援兵解困!” 说着,吕常为蒯祺倒了盏茶,说道:“不知蒯君此番入城,是为何意也?” 蒯祺不禁笑道:“君欲待援军,行忠义之事,然恐援军难至,空等曹公尔!” “嗯?” 吕常神情骤变,问道:“君何出此言乎?” 蒯祺捋须淡笑,说道:“陛下率大军出汝南,与霍峻取寿春,曹公忌汝南为中原之枢,亲率大军南御,无暇西顾。关羽在新野,与徐晃大战数次,徐晃被其所败,无力南下解围。” “因徐晃被关羽所挫,曹公分遣张郃出关中解围,然却被吕蒙所阻。昨夜曹仁因粮尽无望,率精锐突城袭营,全军覆没,单骑而走,樊城已于今晨归降。君在襄阳,岂能不闻今下之事乎?” 吕常面露狐疑之色,说道:“君何以莫非欺我?” “君若不信,且看我军昨日斩俘!” 言语间,蒯祺让侍从打开盒子,露出曹仁大纛及牛金军旗。 蒯祺提起曹仁的大纛,笑道:“此曹仁大纛,不知吕君认得否?” 吕常脸色凝重,沉默不语。 蒯祺将大纛随意丢弃,说道:“曹仁舍樊城而逃,曹公知樊城归降,将军以为曹公还有南征之意否?” “外无援军,不知吕君能坚守到何时?” 见吕常思索自己说的话,蒯祺笑道:“我军士卒精锐,人心思功。及各路兵退,关羽、吕蒙率军至城下。君纵有襄阳天堑,恐亦难久守。时待城破,君身死是为必然之事,然君莫忘妻儿老小也!” 吕常眉头紧皱,说道:“我之家眷尽在邺城,凡举兵归降者,则家眷难保!” 蒯祺手指向北方,说道:“陛下重信守诺,君出城归降,当称君粮尽出战,不幸兵败而逃。君率左右亲信归程,绝不追杀。” 说着,蒯祺手搭在吕常肩上,说道:“将军固守襄阳一年有余,曹公岂能因君绝望归降而责乎?于禁家小尚不杀之,岂会怪罪将军。” “今陛下欲兴汉室,凡北人归降,少则钱财,多则官职。我若是将军,当降城归降陛下,既可得富贵,邺城妻儿又可得安,不亦乐乎?” 吕常犹豫几下,说道:“家有老母,恕难割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