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节 (第2/3页)
。 坐在交椅上的霍峻,听着来报的快马,谓左右从吏,笑道:“曹休已中我彀,今下必令其丧胆。” “命霍笃、丁奉率步卒压上,以免高歆陷入缠斗,被敌所败。” “诺!” “呜呜~” 令兵举起号角,深吸而吹,沉闷的号角声在天空中回荡,令旗飞扬舞动。 之前寂静的丛林,树木摇曳,鸟雀群飞。继而,金鼓声如雷,旌旗恍如活了起来,迎风而行。 得到了霍峻的军令,霍笃、丁奉率步卒而进,向十余里外即将被骑卒冲击的魏军杀去。 “曹休中伏被击,济恭贺都督,再建功勋!”蒋济笑着庆贺道。 “曹休尚未兵败,臧、吕二军尚在北境,言胜当是早也!”霍峻说道。 说着,霍峻举白毦鞭前指,笑道:“且观诸军破敌!” “诺!” 曹休舍弃大伊山粮寨之诱惑,转而将其设为陷阱,诱霍峻大军至此,从与青、徐二州精锐夹击霍峻。不仅可见其野望之大,亦不能不承认曹休兵略着实出众。 但曹休却不知道,霍峻早就盯上他了。他之所以不敢北进徐淮,非是他不想,而是如满宠、贾逵所言,他不能轻动。江淮兵马不多,霍峻若是提前用兵,驻守寿春的曹休,必然会有所动作。 及高翔、陈越不敌,霍峻知自己必须要行动,故大张旗鼓至淮浦,表明自己要动兵渡淮北上,让曹休作出判断。 实际上,霍峻对魏军的几种选择都有进行预判。 如按贾逵之语,兵向合肥。霍峻则会出兵下邳,直接杀入空虚的下邳城,继而逼臧霸、吕虔回师,夹道而击之。 徐淮兵败之下,曹休必然回援徐州,霍峻自会东进利城,背靠郁洲,谋取与曹魏再战的机会。 如按曹休计策,率大军东出,与臧、吕二人配合。霍峻则会主动暴露自己位置,引曹休入彀,先击败曹休,再谋破臧、吕二人。 曹休果然被徐盛所部引诱,连连向东推进。并且自暴屯粮重地,也是霍峻给曹休的诱饵,毕竟最优秀的猎人往往是以猎物的身份出现。 霍峻打了这么多年战,其作战风格尤其鲜明,除了擅长奔袭作战外,其次则是善于调动敌人,挑选战场环境,布设口袋阵。 如皖水、金口、笠泽等战役,凡敌军进入了霍峻布设的战场,即如飞蛾落入蜘蛛网,难以轻易挣脱,轻则兵败而走,重则全军覆没。 如将霍峻与韩、白、卫三人相比,仅能说各有鲜明特点。韩信用兵飘逸,绝伦诸将,称为兵仙,名副其实;白起见机而动,见微而知势,是为兵家之雄;卫青大胆心细,正奇互合,独创步车骑混合战术,驱匈奴于大漠。 兵者统帅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风格,与外部的作战环境及自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如刘备出身幽州涿郡,善用骑兵,正面作战能力强悍。除了曹cao、吕布外,刘备几乎谁都不怂。 早期,二刘下江东,霍峻从水路,刘备走陆路,两军大捷同进,兵抵吴郡。无刘备正面牵制,并且击败孙权大军,霍峻必然无法取胜。 中期,刘备数次与曹cao战于濡须口、武汉,大部分以寡兵抗住曹cao的主力部队。几战下来,奠定了刘备自身在国中的权威,毕竟能力不足,何以开创南汉? 自南方承平,刘备举兵北伐,其自身不足则有所暴露,在大规模战役面前,刘备的正面作战能力,因各种因素,难以凸显。且刘备又非项羽这般无双猛将,自然愈发力不从心。 直到是役,刘备举精兵猛进关中,回到他熟悉的作战方式,正面突进,连破诸关险要,震动魏庭,杀至长安城下。 而霍峻则是从起兵开始,因敌人兵多而马强缘故,其大部分的作战,几乎是以寡击众,很少有优势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