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5节 (第1/3页)
聊了几句,费耀欣喜退下。 司马懿回到大帐伏案提笔,将此次战事的经过详细写下,着重突出了刘备撤军之后,曹彰执意要追击的话语。但司马懿为了给曹彰留个好形象,多在战报中描述了曹彰数败汉军的战果。 几番折腾下,司马懿、费耀二人写与曹丕的奏疏中,将击退刘备的战役,描绘成大胜。而其中曹彰中伏身亡,除了曹彰自身贪功,司马懿、费耀二人则表示他们有照护不周之失,请求贬官降职。 二人奏疏中所言胜果并非有假,南汉在此番撤军中损失不小。曹彰追击太凶,几日不舍昼夜追击,加上黄权那波真降败敌,汉军死伤不下五六千人。 若算上刘备入武关以来,与魏军连续爆发的几场战役,以及连攻白鹿原不下,汉军战没及重伤者不下万人。 昔四万人入武关,算上后续抽调的万人,军队归国人数不到四万人。 别看死伤数据这么多,但实际上这就是进攻方的不利。进攻方常要深入敌境作战,且要跨越艰险发起进攻,为了击败敌人,付出的伤亡往往是不低。 尤其是进攻方若不幸遭遇兵败,其损失的数目远超这般数目,当能说是伤筋动骨。 所幸南汉所发动的多次北伐,可以说是从无败绩,即便没有次次大胜,但小胜不少。从来没有连连北伐,毫无战果这一说。 此次北伐,刘备虽不得关中,但却间接帮助马超割据陇右,削弱曹魏在关西的实力;吸引住曹魏大军,从而让霍峻得以在徐淮从容征战。甚至如果陆逊的战略正常推进,陇南二郡亦能被南汉所占。 总之,是役北伐,论兵马损失而言,汉军折损不少。但论整体战略形势而言,刘备北伐所取得的战果,绝对不小。 …… 相当于魏军的沮丧,汉军则是为之而喜悦。 清晨时分,为了彰显黄权斩杀曹彰之功,刘备特意行至出营相迎黄权。 等了良久,始终不见黄权踪影,刘备问道:“镇北将军今至何处?” 太史亨摇了摇头,说道:“自昨夜遣斥候来报,便无黄镇北具体消息。今亨已命斥候出营探查,稍后当会有消息回禀。” 黄权在斩杀曹彰后,派人知会刘备。但由于担心魏军还有追击,特意留下来观望一二,见魏军收拢曹彰尸体撤退,且今晨不见魏军追兵,方敢率军归营。 “陛下不如暂且归营休息,及黄镇北至,臣遣人知会陛下。” “不急!” 刘备将性子缓下,说道:“料脚程而言,公衡将至大营。” 此时,斥候乘马至营,趋步而到刘备跟前,拱手说道:“禀陛下,黄镇北距大营仅有两里!” 闻言,刘备面露欢喜之色,谓身侧文武,笑道:“朕之大将归营,诸卿随朕相迎。” “诺!” 为迎接黄权,却见刘备命营门大开,亲军白毦兵充当仪仗队,旌旗迎风飘扬,长戟手威仪分立左右,鼓手敲金鼓奏歌。 刘备领着费观、陈到等十几名文武,出门迎接黄权、朱桓一行人。 刘备之日礼仪之重,除了黄权立有大功外,实际上刘备有重用黄权之意。这些年以来,诸将多有战死或病逝,鲁肃、甘宁、关羽、黄忠、邓方、士仁等将先后去世。 坐镇一方的大将离世,刘备必须有人填补上。近些年来,能入刘备眼中的将领不多,其中以黄权、吕蒙、施然三人为翘楚,魏延、朱桓、王平为其次。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今待黄权以重礼,故方能令黄权为大汉效力。 少顷,只见黄权策马当前,傅、冯、朱等将分居左右,其帐下军士皆是与有荣焉。 离营三、四十步,黄权不敢托大,下马趋步而进,拱手行礼,说道:“镇北将军权不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